特产

【图文】通山:匠心坚守老味道 传承探索新“食尚”

阅读量 2022-09-13 09:41 来源:阮胜利 唐成

通山民俗里中秋月饼可不能少了麻饼

对于通山的儿女来说

对麻饼有着说不清道不尽的眷恋

是儿时的记忆

是浓浓的家乡味道

▲阮荣枇和爱人正在用传统的手艺制作麻饼。

早在明清之时,大畈商贸发达,从富水到长江,商路繁荣,让本地特产“大畈麻饼”流通到荆楚各地,远近闻名。

一位七十七岁老人,在一条有着一千余年历史的小巷里,传承着一个百年品牌的技艺。

▲阮荣枇工坊内所有的“员工”都是自己的家人。

他叫阮荣枇,1944年出生,年逾古稀了,却仍然在县城一条有着一千余年历史的小巷子里,操着家什,努力做着一个百年品牌的产品,坚持传承着这个百年品牌的技艺。

阮荣枇接过父亲的基业,严格遵照“復豐”麻饼的制作配方和流程,将传统麻饼的工艺完整继承并发扬光大。

▲融媒主播邓阳体验麻饼制作。

这是一个其乐融融的家庭工厂,阮荣枇的妻子和儿子、女儿和女婿加入其中,一张案台就像一个舞台,从制麻仁、炒芝麻、打麻粉,到蒸粉、煎油、配料、捏饼芯、打油酥、支料、包酥、包饼,最后到捶饼、上麻、烘烤,就像一场吹拉弹唱的演出,不断演绎着“復豐”麻饼的“十八道工艺”。

▲每一个饼,阮老都认真制作。

阮荣枇尽得父亲嫡传真教,做出的麻饼色泽金黄耐看,皮薄馅厚,香甜爽口,酥而不腻,是糕点中的精品。

▲孩子们把麻饼当作零食吃。

老麻饼凝结着老传统、老工艺、老味道,新麻饼汇聚着新花样、新思路和新口味。在大畈镇阳春园食品有限公司加工车间内,总经理章晓建同样忙得不可开交。几十名工人师傅们正在忙着捏馅、包馅、烘烤……经过一道道工序后,美味的麻饼新鲜出炉。

▲阳春园加工车间内,工人师傅们抢工期、赶订单。

2019年以来,阳春园系列香脆饼“枇杷味”“ 海苔味”“ 蜂蜜味”“ 椒盐味”“ 红枣味” 等 8种口味闪耀上市,深受大众喜爱。特色麻饼在天猫、淘宝店远销国内,线下在武汉等大都市开了实体店,形成了以县内为主、辐射周边、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

▲阳春园标准化的麻饼生产加工车间。

章晓建是土生土长的大畈人,一直都想把通山传统文化推广出去。用章晓建的话说:“我做的不是企业,我做的是品牌,做的是情怀!”2021年公司实现年产值6000万元,如今拥有4000万元资产。章晓建把公司建成仿古建筑特色,把二三楼打造成手工食品生产体验馆,依托富水湖和隐水洞旅游资源优势,让当地群众一道走上农旅融合之路,乡村振兴之路。

▲新鲜出炉的阳春园麻饼。


▲机械化包装让效率更高。

近年来,通山县麻饼生产企业不断拓展产品销售市场,制作多种风味手工麻饼,以满足节日市场需求。据统计,大畈麻饼年加工能力达到1800吨,实现销售收入突破1亿元。

▲简约包装增添市场活力。


▲现场购买的人络绎不绝。


▲中秋佳节将至,产品将通过线上渠道发往全国各地。

一个麻饼,两代人传承的匠心,一个坚持、一个创新,是手艺,更是“守艺”!

图文:阮胜利 唐成


编辑:谭茜

推荐新闻

广告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