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行起诉逾期贷款三年后是不是超过时效?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贷款业务日益普及银行与借款人之间的纠纷也随之增多。在贷款逾期后银行一般会在三年内寻求法律途径追务。当起诉时间超过三年银行是不是丧失了胜诉权?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分析三年后银行起诉是不是超过诉讼时效以及借款人应怎样去应对。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法院保护其权利的时效制度。依据《人民民法典》第188条的规定普通债务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这意味着银行在债务逾期三年后,若未采用中断或中止诉讼时效的措施,将丧失起诉权。
在贷款逾期后,银行起诉的时间是否超过诉讼时效,首先要确定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点。往往情况下,诉讼时效期间自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若双方在合同中预约了还款日期,则诉讼时效期间从协定的还款日期起算;若未约好具体还款日期,则从债务成立之日起算。
在诉讼时效期间内,若发生中止或中断情形,诉讼时效将暂停或重新起算。以下为常见的诉讼时效中止与中断情形:
- 中止:因不可抗力、对方同意履行、权利人丧失诉讼表现能力等起因,引起权利人无法行使权利的,诉讼时效中止。中止期间不计入诉讼时效期间。
- 中断:权利人向对方提出履行请求、对方同意履行、权利人提起诉讼等,引起诉讼时效中断。中断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
若银行起诉时已超过法定的三年诉讼时效期间,且不存在中止、中断情形,则法院将不支持银行的诉讼请求。若银行在诉讼时效期间内采纳了中断措施,如发挂号信、发律师函警告等,则诉讼时效将重新起算。
若借款人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向银行提出过履行请求,并保留了相关证据(如书面催款通知、通话记录、录音等),则借款人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即使诉讼时效已过,法院仍会支持借款人的诉讼请求。
借款人逾期还款后,若在诉讼时效期间内主动履行还款义务,则视为借款人对债务的确认,诉讼时效将重新起算。此时银行仍有权提起诉讼。
在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银行与借款人可协商解决债务疑问。若双方达成一致,借款人同意履行还款义务,则视为借款人对债务的确认,诉讼时效重新起算。
银行起诉逾期贷款三年后是否超过诉讼时效,需要按照具体情况来判断。虽然原则上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但存在中止、中断和延长的可能性。借款人应密切关注诉讼时效期间及时履行还款义务,避免因超过诉讼时效而丧失胜诉权。同时银行也应选用有效措施,保证诉讼时效期间内追务。
在逾期贷款的追讨期间,银行与借款人应遵循法律规定,合理应对纠纷。借款人应积极履行还款义务,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银行则应加强风险管控保证贷款安全。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维护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