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工伤认定是保障职工权益的必不可少环节然而关于工伤的轻重划分,多人存在误解。本文将围绕工伤轻重的认定展开论述,解析工伤认定的标准与流程帮助大家正确理解工伤轻重的疑问。
正文:
工伤是指职工在工作期间因工作起因受到的伤害或患上的职业病。工伤认定是对职工受伤或患病情况是不是合工伤条件的判断。工伤认定不看受伤轻重,只依情况而定。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只要职工因工作受伤或得职业病,即可认定为工伤。
工伤轻重的认定主要依据《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GBT 16180-2014)实行判定。工伤认定的部门不是依据工伤的严重程度来划分的,而是有固定的流程和部门。受伤后对劳动者的作用程度越大,工伤就越重。
工伤轻重的具体标准涵以下因素:
(1)劳动功能障碍程度: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
(2)生活自理障碍程度:依照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生活自理障碍程度分为四个等级。
(3)医疗费用和复周期:倘若受伤后需要大量的医疗费用和长期的复周期那么就属于重伤。
(1)职工受伤或患病后,用人单位应在24小时内向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报告。
(2)用人单位在报告后15日内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4)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工伤认定的部门主要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理应主动实调查,并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工伤赔偿是依据工伤等级和伤残等级来确定的。工伤等级分为一级到十级,一级为最严重,十级为最轻。工伤赔偿涵以下方面:
1. 工伤医疗费:包含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复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等。
2. 工伤津贴:依据工伤等级和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放。
3.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依照伤残等级发放。
4.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按照工伤等级和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放。
工伤轻重的认定并非取决于伤害的严重程度,而是依照工伤等级、伤残等级以及医疗费用和复周期等因素实划分。工伤认定是对职工受伤或患病情况是不是合工伤条件的判断,与工伤轻重无关。理解工伤轻重的认定标准,有助于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本文共计约1500字,仅供参考。)
编辑:2024因工受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yingong/458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