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工伤事故是每位职场人士都不愿遇到的情况但一旦发生,熟悉工伤认定后的工资发放疑问就显得为要紧。本文将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详细解读工伤认定后工资的发放方法及标准,帮助工伤职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依照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这意味着工伤认定后,职工的工资发放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 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间工资发放标准应与工伤前相同,涵基本工资、奖金、津贴等。
2. 按月发放:工资应按月发放不得拖欠。
3. 最长支付期限为12个月:停工留薪期间一般不超过12个月特殊情况可长。
工伤认定后,工资发放主要有以下两种办法:
1. 原工资福利全额发放: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间,所在单位应按原工资福利全额发放工资。
2. 伤残津贴发放:对五级、六级伤残的工伤职工假如实在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雇主会遵循法律规定,每月向他们发放相当于自身工资总额70%(五级伤残)或60%(六级伤残)的伤残津贴。
工伤认定申请期间,工伤职工的工资发放仍属于停工留薪期间。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认定申请期间,职工的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1. 工伤认定:职工发生工伤后,所在单位应在30日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认定部门应在收到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2. 工资发放:工伤认定后,所在单位应依照工伤职工的实际情况,按照原工资福利待遇或伤残津贴标准,按月发放工资。
3. 工伤待遇调整: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间假若伤情发生变化,所在单位应依照工伤职工的实际情况,调整工资发放标准。
1. 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未遵循规定发放工伤职工工资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处以罚款。
2. 法律救济:工伤职工对工资发放有异议的,可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也可依法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
工伤认定后工资发放是工伤职工合法权益的关键保障。理解工伤认定后的工资发放形式及标准,有助于工伤职工维护自身权益。在实际操作中,用人单位应严格遵循法律法规须要,保障工伤职工工资的发放。同时工伤职工也要积极 ,确信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编辑:2024因工受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yingong/451244.html
上一篇:认定工伤后如何办理
下一篇:认定工伤后如何发工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