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认定工伤有补助吗?补助金额是多少?
工伤是指在工作进展中,因工作起因受到的伤害或是说职业病。在我国工伤认定后的赔偿制度完善,保障了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那么被认定工伤后,工伤职工能获得哪些补助?补助金额又是多少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依据2024年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确定为1036420元全国统一。这意味着,一旦职工因工死亡,其家属将获得这笔补助金。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赔偿标准如下:
(1)一级伤残:本人工资的27个月;
(2)二级伤残:本人工资的25个月;
(3)三级伤残:本人工资的23个月。
工伤职工在工伤保险范围内的医疗费用,由工伤保险支付。包含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复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等。
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间工资照发。这意味着,工伤职工在治疗期间,仍能获得工资待遇。
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1. 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
(1)一级伤残:24个月的本人工资;
(2)二级伤残:22个月的本人工资。
2. 工伤认定后,工伤职工可以享受以下待遇:
(1)医疗待遇:工伤职工在工伤保险范围内的医疗费用,由工伤保险支付;
(2)工资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间,工资照发。
有复需求的工伤职工,由用人单位、本人或其近亲属向所管辖的劳动能力鉴定部门提出工伤复治疗申请,劳动能力鉴定部门确认同意后可以实首次复住院治疗。
以下是一个工伤认定后的赔偿案例分析:
职工小王在工作期间不受伤经认定为工伤。依照伤残等级评定,小王为二级伤残。那么小王能获得以下赔偿:
1.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22个月的本人工资;
2. 医疗待遇: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复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
3. 工资待遇:停工留薪期间,工资照发。
被认定工伤后工伤职工能够获得多种补助和赔偿。这些补助和赔偿涵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工伤医疗待遇、工资待遇等。工伤认定后的赔偿金额按照伤残等级和本人工资等因素确定。在我国,工伤赔偿制度旨在保障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让工伤职工得到应有的关爱和支持。
(本文共计1500字右,已自动排版。)
编辑:2024因工受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yingong/443417.html
上一篇:被认定工伤有工资吗
下一篇:被认定工伤的七种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