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认定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工伤时的赔偿处理及举证责任归属
职工认定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工伤时的赔偿应对及举证责任归属
一、引言
工伤认定是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必不可少环节。在实际工作中职工与用人单位在工伤认定疑问上常常出现分歧。本文将探讨在职工认定工伤而用人单位不认为工伤时怎样去实行赔偿解决及举证责任的归属。
二、职工认定工伤与用人单位不认为工伤的起因分析
1. 职工与用人单位对工伤的定义理解不同
2. 用人单位担心赔偿负担过重作用企业效益
3. 用人单位管理不规范,致使工伤事故频发
三、赔偿解决
1. 职工认定工伤后的赔偿流程
(1)职工向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劳动保障部门对工伤认定申请实行审查
(3)劳动保障部门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4)用人单位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可申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5)赔偿应对:依照工伤认定结果,用人单位遵循规定支付相关赔偿
2. 赔偿标准
(1)医疗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
(2)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3)一次性医疗补助金
(4)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5)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等
四、举证责任归属
1. 职工的举证责任
职工在工伤认定进展中,理应承担以下举证责任:

(1)提供工伤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等证据
(2)提供医疗机构出具的病情证明、诊断证明等证据
(3)提供与工伤有关的劳动合同、工资支付凭证等证据
2. 用人单位的举证责任
用人单位在工伤认定进展中理应承担以下举证责任:


(1)提供与工伤认定有关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证据
(2)提供证明职工不合工伤条件的证据
(3)提供与工伤认定有关的安全生产管理资料、事故调查报告等证据
五、职工认定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工伤的赔偿解决及举证责任案例分析
以下是一个职工认定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工伤的赔偿应对及举证责任归属的案例:

案例:某公司职工小王在工作中受伤,认定为工伤。但用人单位认为小王不合工伤条件,拒绝支付赔偿。小王向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劳动保障部门经过调查认定小王所受伤害为工伤。用人单位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经过审理,认为用人单位未能提供证据证明小王不合工伤条件,依法判决用人单位支付小王工伤赔偿。


六、结论
在职工认定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工伤的情况下,赔偿解决及举证责任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 职工有权利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并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
2. 用人单位应该积极配合工伤认定工作,提供相关证据
3. 劳动保障部门理应依法实工伤认定,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4. 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应该严格审查用人单位的举证,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工伤认定是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必不可少环节,职工和用人单位都应该认真对待。在出现分歧时,要通过合法途径解决,保证工伤职工得到应有的赔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