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窄性腱鞘炎是一种常见的职业病多见于从事重复劳动、长时间握持工具等工作的劳动者。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狭窄性腱鞘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本文将针对狭窄性腱鞘炎是不是能认定工伤等级、认定标准及伤残等级划分实行详细解析。
狭窄性腱鞘炎是指因腱鞘炎症、狭窄等起因引发的腱动受限临床表现主要为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狭窄性腱鞘炎好发于手腕、膝等关节部位严重时可作用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劳动能力。
三、狭窄性腱鞘炎能认定工伤等级吗?
依照我国《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业病是指在工作期间,因接触职业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狭窄性腱鞘炎作为一种职业病,若合以下条件,可认定为工伤:
(1)在工作期间发病;
(2)有明确的职业有害因素接触;
(3)经医疗机构诊断确认为狭窄性腱鞘炎。
(1)工作性质:长期从事重复劳动、长时间握持工具等工作;
(2)接触有害因素:接触振动、寒冷等职业有害因素;
(3)临床表现: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
(4)诊断依据:病、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等。
(1)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用人单位在收到申请后15日内向所在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收到申请后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4)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按照《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鉴定标准》,狭窄性腱鞘炎的伤残等级划分如下:
(1)一级伤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2)二级伤残: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3)三级伤残: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4)四级伤残:轻微丧失劳动能力。
(1)狭窄性腱鞘炎病情严重程度: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
(2)治疗情况:如是否经过手术、治疗效果等;
(3)劳动能力丧失程度:如是否影响正常工作、生活等。
依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赔偿标准如下:
(1)一级伤残:本人工资的100%;
(2)二级伤残:本人工资的90%;
(3)三级伤残:本人工资的80%;
(4)四级伤残:本人工资的70%。
工伤赔偿期限为一次性赔偿,自工伤认定决定生效之日起计算。
狭窄性腱鞘炎作为一种职业病,若合工伤认定条件,可认定为工伤。劳动者在发病后,应及时向用人单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以便获得相应的赔偿。同时劳动者要注重预防狭窄性腱鞘炎的发生,改善工作环境,减少职业病发病率。
(注: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操作请以当地法律法规为准。)
编辑:2024因工受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yingong/403289.html
上一篇:独生子女证明材料怎么写:包含表格、撰写方法、个人模板及样本
下一篇:狭窄性腱鞘炎能认定工伤几级吗,手术及工伤待遇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