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我国工伤认定和工伤等级的评定对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具有要紧意义。因工负伤的职工能否认定工伤等级以及怎样判定工伤等级是广大劳动者普遍关心的疑惑。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详细解析工伤认定标准及工伤等级的判定方法。
依照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认定需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1.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起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等意外伤害的;
4.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5.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该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因工负伤的职工在满足工伤认定条件后还需要实行工伤等级的评定。工伤等级的判定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
我国《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伤残等级分为一级至十级,其中一级为更高等级,十级为更低等级。伤残等级的划分主要依据以下标准:
(1)一级至四级伤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2)五级至六级伤残: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3)七级至十级伤残: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伤残等级的评定依据主要涵:
(1)伤情:包含受伤部位、受伤程度、治疗情况等;
(2)功能障碍:涵生理功能障碍、心理功能障碍等;
(3)劳动能力丧失程度:依据伤情和功能障碍情况,综合评估劳动能力丧失程度。
伤残等级的评定程序如下:
(1)职工发生工伤后,理应及时向所在单位报告,并由所在单位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应该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3)工伤认定决定生效后,职工可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伤残等级评定;
(4)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收到伤残等级评定申请后理应在30日内作出伤残等级评定决定;
(5)职工对伤残等级评定决定不服的,可申请复核。
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等级伤残待遇主要包含:
1. 工伤医疗待遇:包含工伤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食宿费等;
2. 工伤津贴:一级至四级伤残的职工,发给工伤津贴,直至退休;
3.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五级至十级伤残的职工,发给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4. 伤残就业补助金:七级至十级伤残的职工,发给伤残就业补助金。
因工负伤能否认定工伤等级,取决于是不是合工伤认定条件。在满足工伤认定条件的基础上,通过伤残等级的评定,可确定工伤等级。工伤等级的判定对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具有要紧意义广大劳动者理应理解工伤认定标准和工伤等级的评定方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本文约1500字,仅供参考。)
编辑:2024因工受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yingong/278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