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是保障职工权益的必不可少环节对遭受意外伤害的员工而言能否被认定为工伤,直接关系到其合法权益的维护。在现实生活中多人对工伤认定的标准和程序存在模糊认识,造成在事故发生后无法及时有效地获得赔偿。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工伤认定的相关事宜,帮助您在事故发生后怎么样判定工伤情形。
工伤认定,是劳动者在工作中因工作起因受到伤害或患职业病时,依法享有的一项社会保障权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劳动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工伤认定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在实际操作中,多劳动者对工伤认定的标准和程序仍存在多疑问。本文将为您解答工伤认定的相关疑惑,让您在事故发生后可以顺利维护本身的合法权益。
一、发生了事故怎么样去认定工伤赔偿?
事故发生后认定工伤赔偿的步骤如下:
1. 报告事故:事故发生后,应及时向所在单位报告单位应依照规定在24小时内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报告。
2. 伤者救治:单位理应及时将伤者送往医疗机构救治并妥善安排伤者的医疗和生活。
3. 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30日内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提交工伤认定申请。特殊情况能够长至90日。
4. 受理和调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应在15日内决定是不是受理。受理后,将对事故实调查核实。
5. 工伤认定:依照调查结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在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6. 申请赔偿:工伤认定后,伤者可向单位或社会保险机构申请赔偿。
二、事故发生后可认定为工伤的范围?
以下是事故发生后可认定为工伤的范围:
1. 工作时间内在工作场所受到的伤害:包含在工作进展中因工作起因受到的意外伤害,以及在工作场所发生的等。
(1)工作进展中的意外伤害:如操作机器设备时发生的意外伤害,工作场所的火灾、爆炸等。
(2)工作场所的:如遭受同事、客户等的攻击。
2. 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受到的伤害:如上班前准备工具、下班后清理工作场所等。
3. 因工外出期间受到的伤害:如出差、外出培训等期间受到的意外伤害。
4.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时发生的交通事故。
5. 职业病:因工作起因引起的职业病。
6. 因工死亡或伤残:因工作原因致使的死亡或伤残。
7. 因工作原因造成的疾病:如长期从事有害作业引起的疾病。
工伤认定是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关键环节,劳动者在事故发生后,要熟悉工伤认定的标准和程序,及时向有关部门申请工伤认定,以便顺利获得赔偿。同时用人单位也要加强对工伤预防和管理,切实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期待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熟悉工伤认定相关事宜。
编辑:2024因工受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yingong/255825.html
上一篇:发生工伤事故多长时间上报:应在几小时内报告,工伤认定有效期限及申请时限
下一篇:'车辆年检合格却发生事故:探究安全隐患背后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