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是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必不可少环节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要紧意义。不予认定工伤认定书是工伤保险机构对职工伤亡事故作出不予认定工伤的决定时利用的文书。本文旨在介绍不予认定工伤认定书的格式,并提供一份工伤决定书范文以供参考。
不予认定工伤认定书格式一般涵以下几个部分:
文头部分一般涵发文机关名称、文号、发文日期等。例如:“XX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不予认定工伤认定书 字[2021]第XX号”。
正文部分是工伤认定书的主体,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职工伤亡事故的基本情况,涵事故发生时间、地点、起因等。
(2)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职工伤亡事故实行分析,说明不予认定工伤的理由。
(3)对不予认定工伤的决定实行说明,涵依据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等。
(4)告知职工或其家属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落款部分涵发文机关名称、发文日期、章等。
附件部分一般包含职工伤亡事故调查报告、相关证据材料等。
以下是一份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范文:
2021年5月10日,XX公司职工张三在上班期间,因操作不当致使机器故障,造成右手食指骨折。事故发生后,公司立即将张三送往医院救治。
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之一项、第二项的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起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应该认定为工伤。但按照事故调查报告和相关证据材料,张三此次事故系因其操作不当引发,不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之一项、第二项的规定,故不予认定工伤。
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现决定不予认定张三此次事故为工伤。
如对本决定不服,张三或其家属可在收到本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XX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行政复议,或在收到本决定书之日起6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章)
1. 事实清楚。在撰写不予认定工伤认定书时,要保证事故基本情况、调查过程、证据材料等事实清楚,以便为后续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提供有力支持。
2. 法律依据准确。在分析事故起因、不予认定工伤的理由时要准确引用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确信决定的合法性。
3. 文字简练。撰写不予认定工伤认定书时,要关注文字简练、条理清晰,便于职工或其家属理解和接受。
4. 送达及时。在作出不予认定工伤的决定后要及时送达给职工或其家属,确信其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不予认定工伤认定书的格式和撰写请求对于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具有必不可少意义。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需求认真履行工伤认定职责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编辑:2024因工受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yingong/252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