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拒绝协助工伤认定,这类表现是不是合法合规?
导语:在职场中,工伤事故时有发生,职工在遭遇意外伤害时,往往需要单位协助实工伤认定。部分单位在工伤认定期间采用消极态度甚至拒绝协助工伤认定。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分析单位拒绝协助工伤认定是否合法合规。
依照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认定是指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法对职工在工作期间因工作起因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确认其是否属于工伤的表现。工伤认定的法律依据主要包含:
1. 《工伤保险条例》;
2. 《工伤认定办法》;
3. 《劳动合同法》;
4. 《职业病防治法》等。
在实际操作中单位拒绝协助工伤认定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1. 单位故意拖工伤认定申请;
2. 单位不提供工伤认定所需的相关材料;
3. 单位对工伤认定结果提出异议,但不提供证据;
4. 单位以各种理由拒绝为职工办理工伤认定手续。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用人单位理应及时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按照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是说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可见,单位拒绝协助工伤认定是违反法律规定的。
单位拒绝协助工伤认定,可能引起职工无法及时得到工伤赔偿,侵犯职工的合法权益。在这类情况下职工可依据《侵权责任法》追究单位的侵权责任。
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五十三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能够处以罚款:
(一)未依照规定参加工伤保险的;
(二)未依照规定及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
(三)未依照规定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
(四)未依照规定向职工支付工伤医疗费用的。
四、单位拒绝协助工伤认定职工怎样去 ?
职工能够先尝试与单位协商,需求单位协助实行工伤认定。在协商期间,职工可提供相关证据,如工作证明、事故发生时的监控录像等以证明工伤事实。
倘若协商无果职工能够依法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在申请期间,职工需要提供以下材料:
(1)工伤认定申请表;
(2)受伤职工的身份证明;
(3)劳动合同或是说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相关证明;
(4)事故发生时的现场照片、监控录像等证据材料;
(5)医疗机构出具的工伤诊断证明书。
假使单位拒绝协助工伤认定,造成职工无法及时得到工伤赔偿,职工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单位承担侵权责任。
单位拒绝协助工伤认定是违反法律规定的职工理应依法 。在实际操作中,职工理应积极与单位沟通,争取单位的协助。假使协商无果职工可依法申请工伤认定,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本人的合法权益。
(注:本文仅为普及法律知识,不构成具体法律建议。如遇具体难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编辑:2024因工受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yingong/246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