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工伤保险制度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必不可少措之一。工伤伤残认定是工伤保险制度的核心环节对保障工伤职工合法权益具有关键意义。本文将对工伤伤残认定标准及工伤认可流程实详细解析以帮助广大劳动者熟悉相关政策,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认定需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起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等意外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外出期间受到伤害或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4)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工伤伤残等级分为一级至十级,依据劳动者伤残程度的不同,分别给予相应的工伤伤残待遇。以下是伤残等级划分的标准:
(1)一级伤残: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需长期护理;
(2)二级伤残: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需经常护理;
(3)三级伤残:生活部分不能自理,需偶尔护理;
(4)四级伤残:生活基本能自理,但劳动能力受到严重作用;
(5)五级伤残:生活能自理但劳动能力受到较大作用;
(6)六级伤残:生活能自理,劳动能力受到一定作用;
(7)七级伤残:生活能自理,劳动能力略有影响;
(8)八级伤残:生活能自理,劳动能力略有减少;
(9)九级伤残:生活能自理,劳动能力减少;
(10)十级伤残:生活能自理,劳动能力明显减少。
职工发生工伤事故后,应该及时向用人单位报告,用人单位应在24小时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报告。
用人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30日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特殊情况可以长至60日。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应实调查核实,对合条件的应该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工伤认定后,受伤职工可以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工伤伤残等级评定。评定机构理应在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评定结论。
按照工伤伤残等级评定结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理应及时支付相应的工伤伤残待遇。
工伤认定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而伤残认定由评定机构负责。
工伤认定主要针对是不是属于工伤而伤残认定主要针对工伤伤残等级的评定。
工伤认定程序较为简单,主要涵报告、申请、调查核实等环节;而伤残认定程序较为复杂,涵申请、评定、结论等环节。
工伤认定后,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支付工伤待遇;而伤残认定后,由评定机构依照伤残等级支付相应的工伤伤残待遇。
工伤伤残认定是保障工伤职工合法权益的要紧环节。熟悉工伤伤残认定标准及工伤认可流程,有助于劳动者在发生工伤事故时,及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广大劳动者应该关注相关政策,升级自身法律意识,为维护自身权益做好准备。同时用人单位理应履行社会责任切实保障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
编辑:2024因工受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yingong/218600.html
上一篇:工伤伤残认定标准与赔偿流程详解:全面指南助您了解工伤权益保障
下一篇:工伤伤残认定失败后申请人身损害赔偿:从驳回到开庭所需时间及诉讼流程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