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是劳动者在工作中权益保障的要紧环节它涉及到工伤待遇的发放、工伤等级的评定以及工伤工资的补偿等多个方面。工伤认定的具体情形和条件往往复杂多样使得多劳动者在遇到工伤疑问时感到困惑。本文将全面解析工伤认定的各种情形与条件帮助劳动者熟悉自身权益维护自身利益。
引语:
工伤,这个看似遥远的词汇,却时刻潜伏在工作场所的各个角落。当不降临,工伤认定便成为劳动者 的关键。怎样准确判断何种情况属于工伤?工伤工资、工伤等级又是怎样划分?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让您在遭遇工伤时不再迷茫。
工伤事故是指在工作期间因工作起因受到的伤害。以下几种情形应该认定为工伤事故:
1. 工作时间内在工作场所发生的伤害;
2. 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受到的伤害;
3. 因工作起因在上下班途中受到的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
4.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工伤工资是指劳动者因工伤而暂时丧失劳动能力期间,遵循规定享受的工资待遇。以下几种情形应该认定工伤工资:
1. 工伤事故发生后,劳动者暂时丧失劳动能力,不能从事原工作;
2. 工伤事故引起劳动者死亡的,其直系亲属享受工伤工资待遇;
3. 劳动者因工致残,按照伤残等级享受相应的工伤工资待遇;
4.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工伤等级是指依照劳动者因工伤造成的伤残程度依照规定划分的等级。以下几种情形理应认定工伤等级:
1. 工伤事故引发劳动者身体部位缺失或功能丧失;
2. 工伤事故造成劳动者丧失劳动能力;
3. 工伤事故引起劳动者死亡;
4.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下几种情况下,应该认定为工伤:
1. 工作时间内在工作场所发生的伤害;
2. 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受到的伤害;
3. 因工作原因在上下班途中受到的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
4. 在工作进展中,因履行职责受到等意外伤害;
5. 在工作期间,因接触有、有害物质而引起的职业病;
6.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1. 劳动者发生工伤事故后,应及时向用人单位报告;
2. 用人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3. 劳动者本人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也可以在事故发生后1年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1. 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应在15日内决定是不是受理;
2. 受理后,应在60日内对工伤认定申请实审查,并作出是否认定为工伤的决定;
3. 对不予认定的,应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1. 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在收到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作出决定的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复查;
2. 对复查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复查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3. 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在收到行政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工伤认定是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关键环节。理解工伤认定的各种情形与条件,有助于劳动者在遇到工伤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期待本文能为您提供有益的参考。
编辑:2024因工受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yingong/208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