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工伤认定是一项要紧的社会保障制度旨在保障职工在工作中受到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时可以得到及时、合理的赔偿。本文将详细介绍工伤个人认定流程、赔偿标准以及怎样申请赔偿和常见疑问解答。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是说被诊断为职业病后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由本人或其近亲属向所在单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申请时应提交以下材料:
- 工伤认定申请表;
- 受伤害职工的身份证明;
- 事故伤害证明;
- 医疗机构出具的病历资料、诊断证明等。
单位应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并将审核结果报告给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单位审核通过后,应将申请材料报送社会保险行政部门。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受理。受理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将实调查核实,并按照调查结果做出工伤认定决定。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按照调查核实的情况,做出工伤认定决定。认定工伤的,应书面通知申请人;认定不属于工伤的,应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申请人如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可在收到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上一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或在收到决定书之日起6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工伤医疗费用包含治疗工伤所需的挂号费、检查费、治疗费、费、复费等。工伤医疗费用由社会保险基金支付。
工伤津贴是指职工因工伤不能工作期间,遵循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放的津贴。工伤津贴的发放期限按照工伤等级和伤情确定,更高不超过24个月。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是指职工因工伤致残,按照伤残等级支付的一次性赔偿金。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标准按照伤残等级和本人工资确定。
一次性医疗补助金是指职工因工伤需要安装假肢、假眼、假牙等辅助器具的,按照辅助器具费用的一定比例支付的一次性赔偿金。
一次性就业补助金是指职工因工伤解除劳动合同,依据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支付的一次性赔偿金。
1. 在工伤认定决定书生效后,职工可向单位提出赔偿申请。
2. 单位应在收到赔偿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支付赔偿金。
3. 如单位拒绝支付赔偿金,职工可以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支付令,或是说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1. 工伤认定进展中,单位不配合怎么办?
答:如单位不配合工伤认定,职工可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投诉,须要其介入调查。
### 2. 工伤认定后,单位拒绝赔偿怎么办?
答:如单位拒绝赔偿,职工可以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支付令,或是说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3. 工伤认定进展中怎么样保证本人的权益?
答:职工在工伤认定期间,应积极收集证据,如事故现场照片、视频、证人证言等,以证明事故发生在工作中。同时能够咨询专业律师,熟悉相关法律法规,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 4. 工伤赔偿金额是不是能够协商?
答:工伤赔偿金额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确定一般不可协商。但在实际操作中双方能够在合法范围内达成和解。
### 5. 工伤认定后,能否继续工作?
答:工伤认定后,职工可按照伤残等级和身体状况,选择继续工作或办理退休手续。
工伤认定与赔偿是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关键环节。职工在遇到工伤疑问时,应积极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合理维护本身的权益。同时单位也应依法履行责任,确信工伤职工得到及时、合理的赔偿。
编辑:2024因工受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yingong/187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