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关键环节对受到工伤的劳动者对于及时认定工伤至关关键。在实际操作中个人本人认定工伤的失效期、时效以及过期解决办法常常成为劳动者关注的点。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劳动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个人本身认定工伤的失效期,指的是劳动者在发生工伤后,未在规定时间内向相关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致使工伤认定失效的时间期限。
依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个人本人认定工伤的失效期为1年。即劳动者在发生工伤后1年内未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认定失效。
失效期过后,劳动者将无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包含医疗待遇、伤残待遇、工亡待遇等。 劳动者在发生工伤后应尽快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以免过期失效。
个人认定工伤时效,指的是劳动者在发生工伤后,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有效期限。
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个人认定工伤时效为2年。即劳动者在发生工伤后2年内可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有以下几种情况,劳动者可在2年时效过后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1)劳动者在工伤发生后,因治疗、复等起因无法在2年内提出申请的;
(2)劳动者在工伤发生后,因不知道可以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或是说其他正当理由未能及时提出申请的;
(3)劳动者在工伤发生后,因单位起因未能及时提出申请的。
劳动者在过期后申请工伤认定,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尊重事实,依法解决;
(2)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兼顾单位利益;
(3)注重协商,促进和谐。
(1)劳动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交书面申请说明过期原因及工伤情况;
(2)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劳动者提交的申请实行审核,合条件的,予以受理;
(3)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调查核实工伤情况,依法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4)劳动者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1)劳动者在过期后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经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审核,合认定条件的,可认定工伤;
(2)劳动者在过期后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经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审核,不合认定条件的,不予认定工伤;
(3)劳动者在过期后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已作出工伤认定决定的,劳动者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个人自身认定工伤的失效期、时效以及过期应对办法,是劳动者在发生工伤后应该关注的重点疑惑。劳动者在发生工伤后,应尽快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以免过期失效。过期后,劳动者仍可遵循规定程序申请工伤认定,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关注工伤认定疑问,共同推动工伤保险制度的完善为劳动者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编辑:2024因工受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yingong/186131.html
上一篇:个人能认定工伤吗怎么赔偿:无合同情况下个人如何申请工伤认定及赔偿金额
下一篇:全面解读:个人如何自愿认定工伤及所需条件与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