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伤疑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实际生活中有些工伤职工由于各种起因,可能在事故发生后未能及时实行工伤认定。那么两年后是不是还可再认定工伤呢?本文将对超两年工伤鉴定与认定的相关规定实行详细解析。
一、两年后可以再认定工伤吗?
按照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认定申请时限为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特殊情况,经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可以长至60日。也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下,工伤认定应在事故发生后60日内完成。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工伤职工可能因为各种起因,如对政策不熟悉、不知道怎样申请、身体原因等,引发未能及时申请工伤认定。那么两年后是否还可再认定工伤呢?
答案是肯定的。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也就是说,即使超过了60日的申请时限,工伤职工在事故发生后1年内仍有权申请工伤认定。
二、两年后怎样认定工伤?
1. 提交申请材料: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时应提交以下材料:
(1)工伤认定申请表;
(2)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
(3)医疗诊断证明或是说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4)其他有关材料。
2. 受理与调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应该在15日内对申请材料实审查,对合条件的理应受理。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理应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通知申请人和用人单位。
3. 鉴定与认定:对需要实工伤鉴定的案件,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该委托具有资格的医疗机构或是说职业病诊断机构实行鉴定。鉴定结论作为工伤认定的依据。
4. 审批与送达: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据工伤认定调查情况和鉴定结论,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对认定为工伤的,应该送达工伤认定决定书给工伤职工和用人单位。
三、两年多了还能做工伤鉴定吗?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职工能够在事故发生后1年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对于超过1年的情况,虽然不能再遵循工伤认定程序实,但工伤职工仍能够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对工伤职工因工致残程度实行鉴定,以确定其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劳动能力鉴定不受时间限制,工伤职工能够在任何时候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四、工伤两年后还能做工伤认定吗?
依照前文的分析工伤职工在事故发生后1年内仍有权申请工伤认定。那么超过1年的情况,工伤职工是否还能做工伤认定呢?
答案是:在特殊情况下,工伤职工仍有可能实行工伤认定。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工伤认定申请能够按照需要实调查核实。在调查核实期间,发现工伤职工因特殊情况未能及时申请工伤认定的,可长工伤认定申请时限。
两年后工伤职工仍有机会实行工伤认定和鉴定。但在实际操作中,工伤职工应尽量在事故发生后及时申请工伤认定以免错过时机。同时工伤职工在申请工伤认定期间,应充分理解相关政策准备好相关材料,确信工伤认定顺利实行。
编辑:2024因工受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yingong/184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