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工伤评残认定是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要紧环节。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工伤职工的评残申请可能不被认定引发他们无法得到应有的补偿。本文将围绕工伤评残不被认定的情况探讨怎样去依法 争取合理补偿。
(1)不认定工伤的条件: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在工作进展中受到事故伤害或是说患职业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认定为工伤:
① 故意犯罪的;
② 醉酒或吸的;
③ 自残或是说自杀的;
④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2)不认定工伤的情形:以下几种情形可能不被认定为工伤:
① 职工在工作时间以外,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
② 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的;
③ 职工在工作期间,因突发疾病死亡的;
④ 职工在工作期间,因突发疾病造成身体残疾的。
(1)工伤认定程序不完善:部分企业未依照规定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工伤事故,引发工伤认定程序滞后。
(2)证据不足:工伤职工在申请工伤评残时,未能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工伤事实。
(3)法律法规不完善:目前工伤认定的法律法规不完善,部分条款存在模糊地带,容易被相关部门误解。
工伤职工在申请工伤评残时,应充分准备以下证据:
(1)事故发生时的现场证据,如照片、视频等;
(2)医疗机构出具的病历、诊断证明等;
(3)所在单位出具的证明材料;
(4)其他有利于证明工伤事实的证据。
工伤职工应在事故发生后30日内,向所在单位或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要是单位未在规定时间内提出申请,工伤职工可以自行申请。
假如工伤职工对工伤认定结果不服,可以在收到工伤认定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作出决定的上一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在收到行政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工伤职工在 进展中如遇到困难,可寻求法律援助。我国法律援助制度规定,合条件的工伤职工可以申请法律援助,获得免费的法律服务。
工伤评残不被认定,对工伤职工对于无疑是一种打击。但工伤职工不应放弃依法 的机会,要充分熟悉法律法规,积极收集证据,依法申请工伤认定、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争取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有关部门也要进一步完善工伤认定制度增强工伤认定工作的公正性、透明度,保障工伤职工得到应有的补偿。
编辑:2024因工受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yingong/182411.html
上一篇:不认定工伤证明材料:撰写要点、必备内容、举证责任及无证明材料处理方法
下一篇:工伤评残不被认定怎么办?全面解析赔偿流程与法律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