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是劳动法中的关键环节它关系到职工的权益和用人单位的责任。在工伤认定进展中用人单位可能将会对工伤认定结果提出异议从而引发工伤案件。本文将通过综合分析工伤案件不认定及行政确认答辩状探讨用人单位不认工伤的答辩策略。
依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认定需满足以下条件: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起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等意外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起因突发疾病死亡的;
(4)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的。
用人单位可从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的角度,论证职工受伤不合工伤认定的基本条件。例如,职工在非工作时间、非工作场所受伤,或是说在工作场所但非因工作原因受伤等。
用人单位需要提供证据,证明职工受伤并非因工作原因。如职工在非工作状态下受伤,或受伤原因与工作无关等。
用人单位可从职工受伤是不是履行工作职责的角度实答辩。如职工在履行工作职责期间,未采纳安全措引发受伤,或受伤与履行工作职责无关等。
行政确认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特定的法律事实、法律关系或法律状态实认定、证明的表现。在工伤认定进展中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工伤认定结果实行行政确认。
用人单位可从行政确认程序的角度,论证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工伤认定程序违法。如行政确认程序不合法定程序,或是说未依法告知用人单位陈述、申辩权利等。
用人单位可从工伤认定事实的角度,论证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如职工受伤原因、受伤部位、受伤程度等事实认定存在争议。
用人单位可从工伤认定依据的角度,论证社会保险行政部门适用法律、法规错误。如工伤认定依据的条款与实际情况不或适用依据之间存在冲突等。
用人单位在答辩期间应充分准备证据,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
(1)职工受伤经过、原因、部位、程度等证据;
(2)工作场所、工作时间、工作职责等方面的证据;
(3)与工伤认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等。
用人单位可委托专业律师实行答辩,律师具备丰富的法律知识和实践经验,可以更好地维护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在答辩期间,用人单位可按照实际情况,与职工和解,达成赔偿协议。和解有利于减轻用人单位的责任,减低诉讼风险。
工伤案件不认定及行政确认答辩是用人单位维护自身权益的关键手。通过对工伤案件不认定答辩状和行政确认答辩状的分析,用人单位可掌握答辩策略,升级答辩成功率。在实际操作中,用人单位应充分准备证据委托专业律师,适时和解,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编辑:2024因工受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yingong/181789.html
上一篇:工伤认定争议:关于不认定工伤的官方答复解析
下一篇:不认定工伤答辩状:工伤认定及用人单位不认工伤答辩范文与行政确认答辩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