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工伤事故的发生时常牵动着人们的神经。工伤认定争议不仅关乎职工的合法权益也考验着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法律意识。本文旨在探讨工伤认定争议中谁负责举证以及赔偿流程的详解与法律责任。通过深入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工伤认定的相关规定,为解决工伤争议提供参考。
工伤认定是保障职工权益的要紧环节。在实际操作中,工伤认定争议屡见不。那么在工伤认定争议中,谁负责举证?赔偿流程又是怎样的?本文将为您一一解答。
二、不认定工伤由谁来举证赔偿呢?
在工伤认定中,若不认定为工伤,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依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对职工的伤亡情况负有报告义务。若用人单位未履行报告义务,引起职工未能及时得到救治,用人单位应该承担赔偿责任。
内容解答:
1. 举证责任分配:用人单位需要提供证据证明职工伤亡并非因工作起因造成,如职工违反工作规定、故意伤害本身等。
2. 赔偿责任:若用人单位不能证明职工伤亡非因工作起因,则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涵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
三、不认定工伤怎么办?
当工伤认定不被认可时,职工可选用以下措:
1. 向上一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复查:职工可以在收到工伤认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复查。
2.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若复查仍不支持工伤认定,职工可在收到复查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内容解答:
1. 复查程序:职工需提交复查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据。复查机关应该在收到申请之日起15日内作出复查结论。
2. 诉讼程序:职工需在诉讼时效内(一般为3年)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将依法审理并作出判决。
1. 职工伤亡非因工作原因造成;
2. 职工伤亡发生在非工作时间和非工作场所;
3. 职工伤亡非因工作原因引起的意外伤害;
4. 职工伤亡非因工作原因引发的疾病。
内容解答:
1. 工作原因:指职工在履行工作职责期间,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或疾病。
2. 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指职工在用人单位安排的工作时间内以及在用人单位指定的场所内从事工作。
五、不认定工伤可起诉吗?
不认定工伤的,职工可以起诉。依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将依法审理,并作出判决。
内容解答:
1. 诉讼主体:职工为原告,用人单位为被告。
2. 诉讼请求:职工可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工伤认定结论,并须要用人单位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1. 职工在非工作时间和非工作场所受到的伤害;
2. 职工在履行工作职责进展中,因故意犯罪受到的伤害;
3. 职工在履行工作职责期间,因醉酒或是说吸受到的伤害;
4. 职工在履行工作职责进展中,因自伤或是说自杀受到的伤害;
5. 职工在非工作时间和非工作场所发生的疾病;
6. 职工在非工作时间和非工作场所,因故意犯罪造成的疾病;
7. 职工在非工作时间和非工作场所,因醉酒或吸引起的疾病。
内容解答:
1. 故意犯罪:指职工在履行工作职责进展中,故意实的表现,致使自身受到伤害。
2. 醉酒或是说吸:指职工在非工作时间和非工作场所,因醉酒或吸引起本身受到伤害或是说疾病。
工伤认定争议涉及到职工的合法权益和企业的法律责任。在应对工伤认定争议时,应该遵循法律规定,合理分配举证责任,保证职工的权益得到保障。同时企业应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编辑:2024因工受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yingong/180919.html
上一篇:不认定工伤用人单位不赔偿:如何处理及合法性探讨与应对策略
下一篇:不认定工伤怎么办:公司、社保局、人社局不认定工伤应对策略及条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