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是劳动者在工作中发生意外伤害或职业病时,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前提。在实际操作中,工伤认定争议时常发生。本文将围绕未获工伤认定情况下能否提起诉讼这一难题,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实践案例实行分析和探讨。
依照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认定应该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1)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内、工作场所内,因工作起因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
(2)劳动者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的;
(3)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职责受到等意外伤害的。
工伤认定程序主要涵以下几个环节:
(1)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用人单位向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工伤认定申请实审查,作出是不是认定为工伤的决定;
(4)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三、不认定工伤可以起诉吗?
依照《人民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不服的,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1)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表现不服的;
(2)对行政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的;
(3)对行政机关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在工伤认定争议中,若是劳动者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作出的不认定工伤的决定不服,可提起行政诉讼。
《工伤保险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劳动者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能够自收到决定书之日起六十日内,向作出决定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复查。对复查决定不服的,可自收到复查决定书之日起六十日内向上一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复核。对复核决定不服的能够自收到复核决定书之日起六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在工伤认定争议中,假使劳动者未获认定工伤,其赔偿难题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1)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但未认定为工伤的,用人单位应该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2)劳动者在非工作时间内受到伤害,但与工作有关的用人单位应该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3)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但未认定为工伤的用人单位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赔偿范围主要涵以下几方面:
(1)医疗费用: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未认定为工伤的,用人单位应该承担医疗费用;
(2)误工费: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未认定为工伤的,用人单位理应支付误工费;
(3)护理费: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未认定为工伤的用人单位理应支付护理费;
(4)残疾赔偿金: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未认定为工伤的,用人单位应该支付残疾赔偿金。
五、不认定为工伤怎么办?
劳动者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作出的不认定工伤的决定不服的,能够在收到决定书之日起六十日内,向作出决定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复查。
劳动者对复查决定不服的,能够在收到复查决定书之日起六十日内,向上一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复核。
劳动者对复核决定不服的可在收到复核决定书之日起六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工伤认定争议中,未获认定工伤的劳动者可提起诉讼。在诉讼期间,劳动者应该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其受到的伤害与工作有关。同时用人单位也应该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劳动者在 期间,理应理解相关法律法规合理行使本身的权利。
编辑:2024因工受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yingong/180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