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工伤认定是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必不可少环节。在工伤认定期间有时会出现不认定工伤的情形这给职工和企业带来了多困扰。本文将探讨不认定工伤的七种情形、通知义务及企业在其中的责任,旨在为广大职工和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伤事故频发,工伤认定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点。在实际操作中,不认定工伤的情形时有发生。那么在这类情况下谁有举证责任?本文将从七种不认定工伤的情形、通知义务以及企业的责任三个方面实分析。
不认定工伤意味着职工无法享受到相应的工伤待遇,这对受伤的职工而言无疑是一种打击。那么遇到不认定工伤的情况,职工应怎么样应对呢?
1. 收集证据:职工应该积极收集与工伤相关的证据,如事故现场照片、同事证言、医疗机构诊断证明等。
2. 申请复议:在收到不认定工伤的通知后,职工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向认定工伤的部门申请复议。
3. 律师援助:假如复议仍然无法改变结果职工可以寻求律师的帮助,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本身的权益。
1. 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起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 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职责受到等意外伤害的。
3. 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起因受到伤害或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4.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5.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该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6. 不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发生的意外伤害。
7. 因个人起因引起的伤害,如自杀、自残等。
不认定工伤的决定,相关部门会在规定时间内通知职工和企业。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认定部门理应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是说其直系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企业在不认定工伤的情况下,是不是承担责任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以下几种情况,企业可能需要承担责任:
1. 企业未依照规定为职工参加工伤保险,致使职工无法享受到工伤待遇。
2. 企业未履行安全生产责任致使职工发生事故伤害。
3. 企业故意隐瞒职工工伤情况,引发工伤认定部门无法作出正确判断。
4. 企业在工伤认定期间,提供虚假材料,作用工伤认定结果。
不认定工伤的情况给职工和企业带来了多困扰。职工理应积极 ,企业也理应承担相应的责任。期望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为广大职工和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在今后的工作中让咱们一起努力,共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编辑:2024因工受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yingong/179670.html
上一篇:工伤认定争议下的举证责任与法律依据详解:全面指导如何有效举证与
下一篇:全面解析:不认定工伤的五大情形及其法律依据与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