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中工伤事故时有发生。并非所有的工伤都能得到认定,有些情况下,工伤申请也会被不予认定。本文将针对不予认定工伤的法律援助申请实行探讨分析不予认定工伤的情形、条件、规定,以及不予认定工伤后的应对流程与应对策略。
以下几种情形一般不予认定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个人起因受到的伤害;
(2)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与他人发生争执、斗殴而受到的伤害;
(3)因违反操作规程、安全规定而引起的伤害;
(4)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自杀、自伤、醉酒等起因引起的伤害;
(5)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犯罪表现引发的伤害。
不予认定工伤的条件主要涵:
(1)伤害发生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外;
(2)伤害并非因工作原因造成;
(3)伤害与工作无直接关联。
《工伤保险条例》对不予认定工伤的情形和条件实行了明确规定。依照该条例,以下几种情况不予认定为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个人原因受到的伤害;
(2)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与他人发生争执、斗殴而受到的伤害;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违反操作规程、安全规定而造成的伤害;
(4)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自杀、自伤、醉酒等原因引发的伤害;
(5)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犯罪行为造成的伤害。
1. 工伤认定申请:在发生工伤事故后劳动者应向所在单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单位应在收到申请后的15日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的调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应该对事故实调查核实。调查期间,劳动者、单位及相关人员应该予以配合。
3. 工伤认定决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依据调查情况,应该在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对不予认定工伤的,理应书面通知劳动者和单位。
4. 不服工伤认定决定的申诉:劳动者或单位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在收到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复查。
5. 复查决定:上一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该在收到复查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复查决定。对复查决定不服的,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 收集证据:劳动者在工伤事故发生后应尽快收集相关证据,如事故现场照片、证人证言等,以证明伤害与工作有关。
2. 申请法律援助:在工伤认定期间,劳动者可申请法律援助,以便在法律专业人士的帮助下维护自身权益。
3. 协商解决:劳动者可与单位实协商,争取达成和解协议,解决工伤赔偿疑惑。
4. 侵权起诉:假使劳动者认为单位存在侵权行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侵权诉讼,须要赔偿损失。
5. 关注政策变化:劳动者应关注和地方关于工伤认定的政策变化,及时熟悉新政策对自身权益的作用。
工伤认定法律援助申请指南旨在帮助劳动者在工伤认定进展中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面对不予认定工伤的情形,劳动者应充分熟悉相关法律规定,合理应对,积极寻求法律援助以实现合法权益的更大化。同时企业和单位也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切实保障劳动者权益,共同营造和谐的劳动关系。
编辑:2024因工受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yingong/170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