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在我国工伤认定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社会保障制度旨在保障工人的合法权益。眼睛作为人体必不可少的感官器官一旦在工作中受到损伤将对工作和生活产生严重作用。间歇性斜视作为一种常见的工伤其认定标准及赔偿难题备受关注。本文将从间歇性斜视的定义、工伤认定标准、认定流程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间歇性斜视是指眼球在注视目标时,出现一眼或两眼偏斜的现象,且偏斜程度时轻时重,不稳定。间歇性斜视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等级。
按照我国《工伤保险条例》及《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等相关规定,间歇性斜视的工伤认定标准如下:
(1)轻度斜视:斜视角度在10度以内,视力在0.8以上。
(2)中度斜视:斜视角度在10度以上,30度以下,视力在0.5以上。
(3)重度斜视:斜视角度在30度以上,视力在0.5以下。
申请人(受伤者)或其家属向所在单位或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申请时应提供以下材料:
(1)工伤认定申请表。
(2)医疗机构出具的病情诊断证明。
(3)工作证明或其他证明材料。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应该在15日内作出是不是受理的决定。对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该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为需要进一步核实的可委托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或司法鉴定机构实行鉴定。鉴定结论作为工伤认定的依据。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按照调查核实的情况,对工伤认定申请作出结论。认定为工伤的,理应向受伤者发放工伤认定决定书。
工伤医疗待遇涵: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食宿费、复费用等。
按照间歇性斜视的伤残等级发放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具体标准如下:
(1)轻度斜视:本人月工资的6个月。
(2)中度斜视:本人月工资的8个月。
(3)重度斜视:本人月工资的10个月。
以某为例,某在工作中发生事故,致使间歇性斜视。经医生诊治认为某所受伤害确系涉案工伤事故引发。依照《北京市工伤认定办法》第四条规定,区、县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在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一)项规定时,应该认定某的间歇性斜视为工伤。
间歇性斜视作为一种常见的工伤,其认定和赔偿难题理应引起广泛关注。劳动者在工作中应该加强自我保护,避免发生工伤。一旦发生工伤,要及时申请工伤鉴定,维护本身的合法权益。同时相关部门应该严格依法履行职责,保证工伤认定和赔偿工作的公正、公平、公开。
Copyright © 2000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