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导语:在现实生活中多劳动者在上下班途中遇到交通事故其是逆行被撞的情况。那么在此类情况下,是不是可以认定为工伤?工伤等级又是怎样去划分的呢?本文将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实际案例,为您详细解析逆行被撞认定工伤的难题。
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员工在上下班途中若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应认定为工伤。这里的关键在于非本人主要责任。假若逆行被撞的职工在事故中负主要责任,则无法认定为工伤。
案例一:某职工在上班途中逆行,与一辆正常行驶的汽车发生碰撞。经交警部门认定,该职工负主要责任。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该职工无法认定为工伤。
案例二:某职工在下班途中,因道路工起因逆行,被一辆违规行驶的汽车撞伤。经交警部门认定,汽车驾驶员负主要责任。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该职工可以被认定为工伤。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三条的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十级伤残。其中,一级至四级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五级至六级为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七级至十级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在逆行被撞认定为工伤的情况下,工伤等级的认定主要依据以下因素:
(1)职工的伤害程度:包含骨折、创伤、器官损伤等。
(2)职工的劳动能力丧失程度:依据职工的伤情,评估其劳动能力的丧失程度。
(3)职工的复情况:考虑职工是否需要长期治疗、复训练等。
案例一:某职工在上班途中逆行被撞,造成骨折。经鉴定,该职工丧失了部分劳动能力,被认定为七级伤残。
案例二:某职工在下班途中逆行被撞造成多处骨折、器官损伤。经鉴定,该职工丧失了大部分劳动能力被认定为五级伤残。
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的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八条的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一次性医疗补助金。
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的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逆行被撞认定工伤的关键在于职工在事故中是否负主要责任。倘使职工负主要责任,则无法认定为工伤。反之,要是职工在事故中非主要责任,则可认定为工伤。在工伤认定后,依照职工的伤情和劳动能力丧失程度,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工伤等级并依据相应的赔偿标准给予赔偿。
需要关注的是,每个案件的具体情况都有所不同,本文提供的分析仅供参考。在实际操作中,还需依照具体的法律法规和案例来确定是否属于工伤以及工伤等级。
(完)
Copyright © 2000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