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退休年龄了还能认定工伤吗?
导语: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也逐渐增大。在很多行业中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仍然在坚持工作。那么退休年龄的劳动者在工作中受到伤害是不是还能认定工伤呢?本文将围绕这一难题实探讨。
正文:
退休年龄是指规定的劳动者达到一定年龄后可以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年龄。在我国法定退休年龄为男60周岁女50周岁。工伤,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中因工作起因受到的伤害或患上的职业病。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达到退休年龄的劳动者不再是劳动者与用工单位建立的不是劳动关系, 在退休年龄后受到的人身伤害,一般不能认定为工伤。
在实际生活中,很多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仍在坚持工作。为了保障这部分劳动者的权益,我国对退休年龄劳动者工伤认定作出了部分特殊规定。
依照法律规定,未办理退休手续或未享受基本养老待遇的劳动者,在继续在原用人单位工作期间受到事故伤害或是说患有职业病的,可以认定为工伤。
案例:2022年9月,某在上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致身体多处受伤。经交警部门认定,某在本次事故中负次要责任。2023年2月,某向人社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按照法律规定,某虽然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但未办理退休手续或未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其工伤认定申请得以批准。
对特殊工种劳动者,如高空作业者、潜水员等,依据我国相关规定,即使达到退休年龄,但仍在从事原工作的,可认定为工伤。
依照我国法律规定,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因工死亡的,其家属可享受相应的工伤待遇。
我国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超龄劳动者的工伤认定标准和程序,保障其合法权益。
相关部门应加大对超龄劳动者工伤认定的执法力度,保障法律法规的落实。
针对超龄劳动者的特殊情况,可建立多元化的工伤保险制度,如设立超龄劳动者工伤基金,为其提供额外的保障。
社会各界应关注超龄劳动者的权益保障难题,增进对其关爱,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退休年龄的劳动者工伤认定疑惑,关系到这部分群体的合法权益。在现实生活中,我国已经对退休年龄劳动者工伤认定作出了部分特殊规定,但仍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建立多元化的工伤保险制度,升级社会关爱,以更好地保障超龄劳动者的权益。
Copyright © 2000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