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人均寿命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超龄人员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依然选择继续工作为社会发展贡献余热。超龄工人在工作中受伤是不是构成工伤以及怎样去认定工伤成为当前司法实践中的一大争议点。本文将对超龄工人工伤认定的现状、疑惑及标准实行探讨。
目前我国针对超龄工人工伤认定的疑问,全国各个省市的规定并不相同,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 明确规定不予受理。部分省市认为超龄工人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不再具有劳动者身份,为此不受理其工伤认定申请。
2. 明确规定可享受劳动保险。部分省市认为超龄工人虽然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只要未享受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且与用人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就可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3. 木有明确规定。部分省市对此疑惑木有作出明确规定,引起在实践中存在较大的争议。
1. 劳动关系的认定。超龄工人是不是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是工伤认定的关键。由于超龄工人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其身份是否仍为劳动者,成为争议的点。
2. 工伤认定的标准。对超龄工人的工伤认定,是否应参照一般工人的工伤认定标准,或是制定特殊的认定标准,也是实践中的一大疑问。
(1)超龄工人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未享受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在这类情况下,假若超龄工人与用人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应认定为劳动者。起因如下:
- 超龄工人未享受养老保险待遇,说明其仍需通过劳动获取生活来源;
- 超龄工人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事实劳动关系,说明双方存在劳动合同关系,应认定为劳动者。
(2)超龄工人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已享受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在此类情况下,超龄工人的身份已从劳动者转变为退休人员。假如超龄工人继续从事有偿劳动,且与用人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仍应认定为劳动者。
对超龄工人的工伤认定应参照一般工人的工伤认定标准。原因如下:
- 超龄工人虽然在年龄上超过了法定退休年龄,但其在工作中仍面临职业病的风险;
- 超龄工人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应享有与其他工人同等的权益。
具体认定标准如下:
(1)超龄工人在工作中因工受伤,且伤情合《职业病目录》规定的职业病,应认定为工伤。
(2)超龄工人在工作中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 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
超龄工人工伤认定疑惑,涉及到劳动关系的认定和工伤认定的标准。在解决此类疑问时,应充分考虑超龄工人的实际状况,合理界定劳动关系,参照一般工人的工伤认定标准实行认定。只有这样,才能保障超龄工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Copyright © 2000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