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工伤赔偿是劳动者在工作中遭受意外伤害或职业病后依法享有的一项社会保障权益。在我国工伤认定和赔偿标准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本文将详细介绍工伤认定后能拿到多少钱赔偿以及不同伤残等级的赔偿标准。
1.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依照伤残等级,分别为本人工资的7个月至27个月。
2. 残疾赔偿金:依照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是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
3. 住院伙食补助费: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由所在单位依照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
(1)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
(2)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分别为本人工资的27个月、25个月、23个月、21个月。
(3)伤残津贴:分别为本人工资的90%、85%、80%、75%。
(1)保留劳动关系,调整工作岗位。
(2)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分别为本人工资的18个月、16个月、14个月、12个月。
(3)伤残津贴:分别为本人工资的70%、60%、50%、40%。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分别为本人工资的13个月、11个月、9个月、7个月。
(2)残疾赔偿金:按照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是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
以一个具体的案例为例,说明9级工伤能赔多少钱:
1. 员工小张在工作中不受伤被认定为9级工伤。
2. 小张的本人工资为3000元,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为5000元。
3. 2023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1821元。
4. 小张能拿到的赔偿金额为: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3000元×7个月=21000元。
(2)残疾赔偿金:51821元×2=103642元。
(3)住院伙食补助费:按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放。
工伤赔偿金额依照不同的伤残等级和相关规定确定。劳动者在工作中遭受意外伤害或职业病后,应依法享受工伤赔偿权益。本文详细介绍了工伤认定后能拿到的赔偿金额,以及不同伤残等级的赔偿标准,为广大劳动者提供参考。
Copyright © 2000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