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 认定工伤给什么钱啊多少钱?
工伤认定是保障职工权益的必不可少环节一旦发生工伤职工及其家属最关心的疑惑之一就是赔偿金额。本文将详细解析工伤认定后的各项赔偿待遇以及相应的赔偿金额。
工伤认定后,职工可按照伤残等级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具体标准如下:
这里所说的“本人工资”是指职工受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工伤职工在治疗工伤期间,可享受以下医疗待遇:
1. 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涵挂号费、检查费、治疗费、费等。
2. 复费用:包含复训练、辅助器具等费用。
3. 住院伙食补助费:依据住院天数,按照当地标准给予补助。
4. 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依照实际发生的费用给予报销。
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间,工资待遇不变。停工留薪期间最长为12个月期满后仍未恢复劳动能力的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长不超过12个月。
1. 劳动、聘用合同期满止,或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2.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的标准依据伤残等级不同而有所差异。以浙江省为例,2024年十级工伤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标准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
3.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标准由用人单位依照职工伤残等级和本人工资计算,一般不低于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的金额。
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生活护理费的标准依照职工伤残等级和当地生活水平确定。
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实细则》规定,工伤鉴定费由劳动部门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各地的收费标准不同。工伤职工在实行工伤鉴定时无需支付鉴定费用。
工伤认定后,职工可享受到一系列的赔偿待遇,涵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医疗待遇、工资待遇、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生活护理费等。具体的赔偿金额按照伤残等级、本人工资和当地政策不同而有所差异。熟悉工伤赔偿政策,有助于职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工伤保险基金为工伤职工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减轻了家庭负担,体现了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Copyright © 2000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