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行业资讯 > > 正文
2024 10/ 25 01:58:38
来源:网友云水

认定工伤后出现新的伤情

字体:

一、引言

工伤认定是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关键环节。在实际生活中工伤认定后出现新的伤情的情况并不罕见。本文将围绕工伤认定后出现新的伤情这一难题分析其产生起因、应对步骤及相应的法律依据以期为工伤职工提供有益的参考。

1. 工伤认定后出现新伤情的现状

工伤认定后出现新伤情是指在工伤认定进展中工伤人员已经获得工伤认定证书,但在治疗进展中或治疗后,又发现与原工伤有关的新伤情。此类情况在实际操作中较为常见给工伤人员的治疗和赔偿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工伤认定后出现新伤情的起因

1. 治疗不充分:工伤人员在治疗期间,由于医疗条件、技术水平等起因,可能致使新伤情未被发现。

2. 隐瞒伤情:工伤人员可能因担心作用赔偿金额或工作岗位,故意隐瞒新伤情。

3. 伤情发展:工伤人员在治疗期间,原有伤情可能发生变化,产生新的伤情。

三、工伤认定后出现新伤情的解决步骤

1. 及时报告新伤情

(1)向医疗机构报告:工伤人员在发现新伤情时,应及时向医疗机构报告,保障新伤情得到及时记录和治疗。

(2)向所在单位报告:工伤人员还应向所在单位报告新伤情以便单位及时理解工伤人员的情况,协助解决相关事宜。

2. 伤情鉴定

(1)旧伤复发的鉴定: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八条的规定旧伤复发属于伤情变化的一种情况。工伤人员可申请伤情鉴定,以确认新伤情是不是与原工伤有关。

(2)新伤情的鉴定:工伤人员可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六条的规定,提交新的医疗诊断证明,申请补充认定。

3. 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1)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工伤人员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2)省级劳动能力鉴定结论是最结论,新的病情由工伤认定后发现新病情引发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四、案例分析

以员工张某为例,一年前因工伤造成右根骨骨折。最近,张某与公司在工作上产生分歧,几天后表示工伤复发需要住院。针对这类情况,张某应采纳以下步骤:

1. 及时报告新伤情:张某应向医疗机构和所在单位报告新伤情,保证得到及时治疗。

2. 伤情鉴定:张某可申请伤情鉴定,确认新伤情是否与原工伤有关。

3. 享受工伤医疗待遇:依据鉴定结果,张某可享受相应的工伤医疗待遇。

五、结论

工伤认定后出现新的伤情,工伤人员应及时报告、实行伤情鉴定,并享受相应的工伤医疗待遇。在实际操作中,工伤人员要充分理解相关法律法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企业也要关注工伤人员的健状况,协助应对相关事宜,共同维护和谐劳动关系。

1. 工伤认定后出现新伤情的原因和解决步骤

2. 工伤认定后出现新伤情的法律依据和案例分析

3. 工伤认定后出现新伤情对工伤人员和企业的作用

4. 面对工伤认定后出现新伤情,工伤人员怎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5. 企业怎样去协助工伤人员应对工伤认定后出现新伤情的疑问

精彩评论

头像 游子离 2024-10-25
法律解答 你好,对于工伤认定后出现新病情,如果确定和现有的工伤有关的话,建议你再做一下新的伤残鉴定,根据新的鉴定结果请求赔偿。
头像 陈怡洁 2024-10-25
省级劳动能力鉴定结论是最结论,新的病情由工伤认定后发现新病情引发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头像 六层楼 2024-10-25
省级劳动能力鉴定结论是最结论,新的病情由工伤认定后发现新病情引发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
头像 中国新闻周刊 2024-10-25
员工张某一年前工伤,右根骨骨折,最近与公司在工作上产生分歧,几天后张某表示工伤复发需要住院。
头像 凝黛 2024-10-25
市社会保险事业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工伤复发是指工伤人员经治疗,伤病情已稳定或相对稳定一时间后。工伤认定后复查发现新伤情,可申请补充认定。依据《工伤保险条例》,您应提交新的医疗诊断证明。
头像 凶神恶煞 2024-10-25
在旧伤上产生新伤,可以进行伤情鉴定。 具体分析如下: 旧伤复发的鉴定 旧伤复发属于伤情变化的一种情况,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八条的规定。
头像 2024-10-25
就医原则:工伤人员治疗工伤应当在本市定点医疗机构或者职业病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伤情稳定后。
头像 丁燕燕 2024-10-25
工伤认定后出现新伤情,应当先进行治疗。待新伤情稳定后,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再次鉴定,以确认新的伤残等级和相应的工伤待遇。但在实际操作中,有时会出现员工在工伤认定后发现新的伤害情况。这些新伤情可能是在事故发生后由于治疗不充分、隐瞒或其它原因而未被发现,但确确实实存在。
【纠错】 【责任编辑:网友云水】
阅读下一篇:

Copyright © 2000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辽B2-201400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