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序言:
工伤事故是每位劳动者都不愿意遇到的情况但不的是工作中总会有部分意外发生。工伤认定书的下达意味着劳动者可以依法享受工伤待遇,获得相应的赔偿。那么认定工伤后,劳动者应做哪些事情呢?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工伤应对的全流程。
1. 发生工伤事故后,劳动者应尽快向企业或雇主报告,以便及时选用救治措。
2. 劳动者要保留好相关证据,如事故现场照片、视频、目击者证言等,以备后续申请工伤认定时采用。
1. 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提交工伤认定申请,需提供以下材料:
- 工伤事故报告;
- 劳动者身份证复印件;
- 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 相关证据材料。
2. 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或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收到申请后会对工伤事故实审核确认。
3. 工伤认定书一般要等待60天的时间才能出具。要是劳动者对工伤认定书不服能够申请复查。
1. 工伤认定书下来后,劳动者应等待病情稳定后实行工伤鉴定。
2. 持工伤认定书,向劳动能力鉴定机构申请工伤鉴定。
3. 鉴定机构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和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对劳动者实行劳动能力鉴定。
1. 劳动者收到鉴定结论后应认真核对鉴定结果,看是不是存在疑惑。
2. 如有异议,可申请重新鉴定。
1. 按照鉴定的标准计算出赔偿数额,具体包含以下几部分:
- 医疗费用;
- 误工费;
- 护理费;
- 残疾赔偿金;
- 残疾辅助器具费;
- 丧葬费;
- 供养亲属抚恤金等。
1. 劳动者能够与公司实行协商,请求公司做出相应的赔偿。
2. 要是公司已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劳动者可持工伤认定书向保险公司申请赔偿。
3. 要是协商无果劳动者可申请劳动仲裁,请求仲裁机构裁决赔偿事宜。
1. 在工伤事故应对进展中,劳动者要积极应对,收集证据,为后续的赔偿协商或仲裁提供有力支持。
2. 关注保留与工伤事故相关的医疗记录、诊断证明、治疗费用单据等证据。
1. 工伤认定后,劳动者可办理工伤待遇申领手续。
2. 需要提供以下材料:
- 工伤认定书;
- 劳动合同;
- 身份证复印件;
- 银行账户信息等。
认定工伤后,劳动者需要依照一定的流程实应对,涵报告工伤事故、申请工伤认定、实工伤鉴定、核对鉴定结论、计算赔偿数额、赔偿协商或仲裁程序、积极应对收集证据以及办理工伤待遇申领等。劳动者在应对工伤事故时要注重证据收集,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企业也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保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伤事故得到妥善解决,劳动者得到应有的赔偿。
Copyright © 2000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