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定工伤的七种情况概述
在我国,工伤是指在工作期间,因工作起因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情况。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认定工伤的情形有七种以下是具体介绍。
二、工伤认定的七种情况
1.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起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1)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的定义:工作时间是指法律规定的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安排下实行劳动的时间,涵正常工作时间、加班时间等;工作场所是指劳动者履行职责的地点。
(2)事故伤害的认定:事故伤害是指因工作起因造成的意外伤害,包含但不限于劳动者在操作机器、设备、工具时受到的伤害,以及在工作中受到的伤害等。
2. 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相关的预备性或是说是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1)预备性工作:指劳动者为完成工作任务实行的准备工作,如调试设备、搬运材料等。
(2)收尾性工作:指劳动者完成工作任务后,为结工作状态实的工作,如清理工作场所、关闭设备等。
3.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等意外伤害的
(1)伤害:指劳动者在履行工作职责进展中,受到他人表现造成的伤害。
(2)意外伤害:指劳动者在履行工作职责期间,因意外因素致使的伤害。
4. 患职业病的
(1)职业病:指劳动者在长期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后,因职业原因引发的疾病。
(2)认定程序:劳动者患职业病需经过职业病诊断、鉴定程序,由专业机构认定。
5. 因工外出期间受到事故伤害的
(1)外出原因:因工作需要劳动者离开工作场所,如出差、外出行任务等。
(2)事故伤害:在外出期间,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
6.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该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1)法律、行政法规:涵《劳动法》、《工伤保险条例》等。
(2)其他情形:如劳动者在工作期间,因工作原因引发的精神病、传染病等。
7. 视同为工伤的情形
(1)视同工伤:指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虽然不合工伤认定的条件,但依据法律法规规定,仍可认定为工伤。
(2)具体情形:如劳动者在工作进展中突发疾病死亡或是说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劳动者因工负伤治疗期间死亡的等。
三、工伤认定的意义
1. 保障劳动者权益:工伤认定有助于保障劳动者在工作中受到意外伤害时的合法权益,为其提供医疗救治、经济补偿等。
2. 促进安全生产:工伤认定有助于加强用人单位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减少事故发生。
3. 维护社会和谐:工伤认定有助于缓解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四、总结
工伤认定是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要紧组成部分,熟悉工伤认定的七种情况,有助于劳动者正确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实际操作中,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应严格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共同维护工伤保险制度的健发展。
- 2024工伤丨认定工伤48小时起算
- 2024工伤丨认定工伤48小时后怎么办
- 2024因工受伤丨认定工伤48小时
- 2024伤残丨认定工伤29种情形的情况
- 2024伤残丨认定工伤29种情形是什么
- 2024伤残丨认定工伤29种情形
- 2024伤残丨认定工伤24种情形有哪些
- 2024工伤丨认定工伤24种情形是指
- 2024工伤丨认定工伤24种情形是多少
- 2024工伤丨认定工伤24种情形是什么
- 2024工伤丨认定工伤一个证人可以吗
- 2024伤残丨认定工伤一个证人证言行吗
- 2024伤残丨认定工伤一个证言可以吗
- 2024伤残丨认定工伤一关系三要素
- 2024因工受伤丨认定工伤一定住院吗
- 2024伤残丨认定工伤一定是工伤吗
- 2024工伤丨认定工伤一定有伤残等级吗
- 2024因工受伤丨认定工伤一定能评级吗
- 2024伤残丨认定工伤一定要买保险吗
- 2024伤残丨认定工伤一定要住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