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脸部受伤是工伤中较为常见的类型,不仅作用外观,还可能伴随功能障碍。工伤等级的认定对工伤赔偿具有要紧意义。本文将详细介绍脸部受伤的工伤等级认定标准及流程。
工伤等级是依据工伤事故发生后,职工所遗留的伤残程度实划分的。工伤等级从一级到十级伤残程度越高等级越低。
(1)面部工伤十级伤残:面部有瘢痕,植皮,异物色素沉着或脱失大于2平方厘米。
(2)面部工伤九级伤残:面部瘢痕面积大于10平方厘米但不足20平方厘米。
(3)面部工伤八级伤残:面部烧伤植皮≥15平方厘米。
(4)面部工伤七级伤残:面部烧伤植皮10平方厘米以上,但不足15平方厘米。
(5)面部工伤六级伤残:面部烧伤植皮5平方厘米以上,但不足10平方厘米。
(6)面部工伤五级伤残:面部烧伤植皮2平方厘米以上,但不足5平方厘米。
(7)面部工伤四级伤残:面部烧伤植皮1平方厘米以上,但不足2平方厘米。
(8)面部工伤三级伤残:面部烧伤植皮0.5平方厘米以上但不足1平方厘米。
(9)面部工伤二级伤残:面部瘢痕面积大于50%以上,严重作用容貌伴器官功能障碍。
(10)面部工伤一级伤残:容貌毁损(重度)。
1.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人体损伤残疾程度鉴定标准(试行)》等相关法规。
2. 鉴定依据:医疗机构出具的伤、病、残诊断证明,原司法鉴定文书等。
1. 提交申请:工伤事故发生后,职工或其家属应向用人单位或社会保险机构提交工伤认定申请。
2. 医疗机构出具诊断证明:医疗机构依据职工的伤情出具伤、病、残诊断证明。
3. 专家确认材料:社会保险机构收到申请后组织专家对工伤材料实确认。
4. 交纳鉴定费:职工或其家属依照规定交纳鉴定费。
5. 鉴定办定期召开鉴定会:社会保险机构在收到鉴定费后定期召开鉴定会,做出工伤等级鉴定。
6. 领取鉴定结果及所收全部材料:职工或其家属领取鉴定结果及所收全部材料。
脸部受伤的工伤赔偿标准按照伤残等级、本人工资、地区等因素实行计算。具体赔偿金额需按照实际情况确定。
脸部受伤的工伤等级认定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到法律法规、鉴定标准、鉴定流程等多方面内容。熟悉脸部受伤的工伤等级认定标准及流程,有助于工伤职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实际操作中,工伤职工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依照规定程序实行认定,保障工伤赔偿的合理发放。
Copyright © 2000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