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行业资讯 > > 正文
2024 09/ 14 15:20:07
来源:刚科

工伤病假权益确认与认定指南

字体:

一、序言

工伤病假权益的确认与认定是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要紧环节。在职工因工受伤或生病需要休养时,怎么样正确认定工伤病假,确信职工得到应有的待遇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疑问。本文将围绕生病工伤认定时间、标准、流程、申请书等方面为您详细介绍工伤病假权益的确认与认定指南。

二、生病工伤认定时间

1. 工伤认定申请时间:职工发生工伤事故后用人单位应该在事故发生后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 逾期申请: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职工本人或其近亲属可以在事故发生后1年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三、生病工伤认定标准

1. 工伤范围: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工伤涵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起因受到事故伤害或是说患职业病、职业病的职工。

2. 认定标准:工伤认定应遵循以下标准: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发生的事故伤害;

(2)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等意外伤害;

(4)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起因受到急性中等物理、化学因素伤害;

(5)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起因感染传染病;

(6)因工作原因受到放射性伤害;

(7)因工作原因患职业病;

(8)因工作原因在48小时内因工死亡或经抢救无效在医疗期内死亡的。

四、生病工伤认定流程

1. 提交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或是说职工本人(或其近亲属)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交工伤认定申请。

2. 受理与审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应该在15日内实审查,对合条件的,予以受理。

3. 调查核实: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该在受理后60日内,对工伤认定申请实调查核实。

4. 认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依据调查核实的情况,应该在调查核实结后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结论。

5. 送达与公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该将工伤认定结论送达用人单位、职工本人(或其近亲属),并在用人单位实行公示。

五、生病工伤认定申请书

1. 申请书内容:工伤认定申请书应涵以下内容:

(1)申请人基本信息;

(2)受伤职工基本信息;

(3)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及伤害程度;

(4)受伤职工治疗情况及费用;

工伤病假权益确认与认定指南

(5)申请人与受伤职工关系;

(6)其他与工伤认定有关的情况。

工伤病假权益确认与认定指南

2. 申请书格式:工伤认定申请书格式如下:

(申请人名称)

工伤认定申请书

尊敬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名称):

申请人:×××(姓名)

性别:×× 联系×××××××××

工伤病假权益确认与认定指南

身份证号:××××××××××××××

地址:××××××××××××××

被申请人:×××(用人单位名称)

地址:××××××××××××××

联系×××××××××

现将有关工伤认定事项陈述如下:

一、受伤职工基本信息:

工伤病假权益确认与认定指南

姓名:××× 性别:×× 身份证号:××××××××××××××

二、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及伤害程度:

(详细描述)

三、受伤职工治疗情况及费用:

(详细描述)

四、申请人与受伤职工关系:

(详细描述)

工伤病假权益确认与认定指南

五、其他与工伤认定有关的情况:

(详细描述)

敬请贵局依法实工伤认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此致

敬礼!

申请人:(签名或章)

××××年××月××日

六、生病工伤认定怎么写

1. 工伤认定申请报告:工伤认定申请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

(1)受伤职工基本信息;

工伤病假权益确认与认定指南

(2)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及伤害程度;

(3)受伤职工治疗情况及费用;

(4)申请人与受伤职工关系;

(5)其他与工伤认定有关的情况。

2. 工伤认定申请报告格式:

(申请人名称)

工伤认定申请报告

尊敬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名称):

工伤病假权益确认与认定指南

报告人:×××(姓名)

性别:×× 联系×××××××××

身份证号:××××××××××××××

地址:××××××××××××××

现将有关工伤认定事项报告如下:

一、受伤职工基本信息:

姓名:××× 性别:×× 身份证号:××××××××××××××

工伤病假权益确认与认定指南

二、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及伤害程度:

(详细描述)

三、受伤职工治疗情况及费用:

(详细描述)

四、申请人与受伤职工关系:

(详细描述

【纠错】 【责任编辑:刚科】

Copyright © 2000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辽B2-201400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