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行业资讯 > > 正文
2024 09/ 08 10:05:37
来源:用户夏烟

如何应对单位不认定工伤的 策略与法律途径解析

字体:

怎样应对单位不认定工伤的 策略与法律途径解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者的权益保护日益受到重视。在实际工作中劳动者因工受伤的情况时有发生而单位不认定工伤的现象也屡见不。本文将从单位不认定工伤的 策略与法律途径两个方面为广大劳动者提供应对之策。

一、单位不认定工伤的 策略

1. 熟悉工伤认定的相关规定

劳动者需要理解我国关于工伤认定的相关规定。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理应认定为工伤: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起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在工作时间前后和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起因受到伤害或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如何应对单位不认定工伤的     策略与法律途径解析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是说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理应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如何应对单位不认定工伤的     策略与法律途径解析

劳动者可以依照自身的实际情况,判断是不是合工伤认定的条件。

2. 收集证据

在单位不认定工伤的情况下,劳动者需要收集以下证据:

如何应对单位不认定工伤的     策略与法律途径解析

(1)劳动合同、工作证明等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原因等相关证据;

如何应对单位不认定工伤的     策略与法律途径解析

(3)医疗机构出具的病历、诊断证明、治疗费用清单等证据;

(4)其他与工伤认定有关的证据。

如何应对单位不认定工伤的     策略与法律途径解析

3. 向单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劳动者在收集到相关证据后,可向单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单位应该在收到申请之日起15日内作出是否认定为工伤的决定。单位认定为工伤的,应该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单位不认定为工伤的,应该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4. 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倘使单位不认定为工伤,劳动者可在收到单位答复之日起15日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理应在收到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和单位。

如何应对单位不认定工伤的     策略与法律途径解析

二、单位不认定工伤的法律途径

1. 行政复议

若是劳动者对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的工伤认定决定不服,可以在收到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作出决定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的本级人民或上一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2. 行政诉讼

要是劳动者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可以在收到行政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如何应对单位不认定工伤的     策略与法律途径解析

3. 劳动仲裁

要是劳动者与单位因工伤认定发生争议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委员会对工伤认定争议案件实行简易程序,仲裁期限为45天。

4. 民事诉讼

若是劳动者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服能够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如何应对单位不认定工伤的     策略与法律途径解析

三、总结

面对单位不认定工伤的情况,劳动者需要掌握一定的 策略与法律途径。在熟悉工伤认定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收集证据、向单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是关键步骤。同时劳动者还能够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劳动仲裁、民事诉讼等法律途径,维护本人的合法权益。在 进展中,劳动者理应保持冷静、理智,依法行事,争取自身的权益得到妥善解决。

【纠错】 【责任编辑:用户夏烟】

Copyright © 2000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辽B2-201400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