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行业资讯 > > 正文
2024 09/ 07 19:08:30
来源:聂晓瑶

工伤认定排除:十类典型非工伤事故情形解析

字体:

在现代社会工伤认定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必不可少环节。并非所有在工作中发生的事故都能被认定为工伤。正确区分工伤与非工伤事故对维护企业秩序、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具有关键意义。本文将对十类典型非工伤事故情形实解析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工伤认定的界限。

一、十种不宜认定工伤事故的情形

1. 交通事故

2. 犯罪表现

3. 自伤、自杀

4. 操作

5. 非工作场所发生的意外

6. 非工作时间内发生的意外

7. 试用期内的意外

8. 员工请假期间的意外

9. 非全日制员工的意外

10. 离职员工的意外

二、十种不宜认定工伤事故的标准

以下是针对每个小标题的解答:

1. 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多数情况下是指劳动者在上下班途中因非本人主要责任受到的伤害。要是劳动者在非上下班途中如游玩、办事等进展中发生的交通事故则不宜认定为工伤。这类事故的发生与工作无直接关联,不合工伤认定的基本条件。

2. 犯罪表现

犯罪行为是指劳动者在犯罪进展中受到的伤害。犯罪行为本身就是违法行为,与工作无关,因而不宜认定为工伤。犯罪行为还可能引起劳动者被追究刑事责任,进一步加剧其伤害。

工伤认定排除:十类典型非工伤事故情形解析

3. 自伤、自杀

自伤、自杀是指劳动者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故意伤害本身或结本身的生命。这类行为与工作无关,且劳动者主观上存在故意,故此不宜认定为工伤。

工伤认定排除:十类典型非工伤事故情形解析

4. 操作

操作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不依照规定操作,引发意外发生。虽然操作与工作有关,但劳动者存在主观过错,不合工伤认定的无过错原则故此不宜认定为工伤。

工伤认定排除:十类典型非工伤事故情形解析

5. 非工作场所发生的意外

非工作场所发生的意外是指劳动者在非工作场所,如家中、公共场所等地方发生的意外。这类事故与工作无关不合工伤认定的空间范围,于是不宜认定为工伤。

6. 非工作时间内发生的意外

非工作时间内发生的意外是指劳动者在非工作时间,如节假日、休息日等时间发生的意外。这类事故与工作时间无关,不合工伤认定的时间范围,因而不宜认定为工伤。

工伤认定排除:十类典型非工伤事故情形解析

工伤认定排除:十类典型非工伤事故情形解析

7. 试用期内的意外

试用期内的意外是指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发生的意外。虽然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已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但双方未形成稳定的劳动关系,因而不宜认定为工伤。

8. 员工请假期间的意外

员工请假期间的意外是指劳动者在请假期间发生的意外。请假期间,劳动者并未参与工作,与工作无关,由此不宜认定为工伤。

工伤认定排除:十类典型非工伤事故情形解析

9. 非全日制员工的意外

非全日制员工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的非全日制劳动关系。非全日制员工的意外与工作有关,但劳动者并未在全日制工作时间内发生意外,为此不宜认定为工伤。

10. 离职员工的意外

离职员工的意外是指劳动者在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后发生的意外。离职后,劳动者已不再是用人单位的员工,与工作无关,因而不宜认定为工伤。

工伤认定排除:十类典型非工伤事故情形解析

工伤认定排除:十类典型非工伤事故情形解析

工伤认定的关键在于事故是不是与工作有关,劳动者是不是存在主观过错,以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正确区分工伤与非工伤事故,有助于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同时避免企业因不当认定工伤而承担不必要的责任。

【纠错】 【责任编辑:聂晓瑶】

Copyright © 2000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辽B2-201400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