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工伤认定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关键环节对劳动者对于具有要紧意义。在实际工作中,怎么样判断一起事故是不是属于工伤以及怎么样实工伤认定,是多企业和员工关注的疑惑。本文将详细解析工伤事故的判定、鉴定流程以及工伤认定的具体步骤。
工伤,又称公伤或因工负伤,是指在实行生产劳动或工作进展中的意外伤害。依据相关法规,工伤包含以下几种情况: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起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是说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起因受到伤害或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工伤事故的判定,主要依据以下标准: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是否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
(2)事故起因是否与工作有关;
(3)事故伤害程度是否达到规定的工伤认定标准。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后,需要做的之一件事就是就医治疗。依照工伤保险条例职工治疗工伤理应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
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30日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交工伤认定申请。申请时应提供以下材料:
(1)工伤认定申请表;
(2)受伤职工的身份证复印件;
(3)医疗机构出具的病历资料、诊断证明书或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4)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说明。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收到申请后应在15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受理后应在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按照工伤认定标准,对合条件的职工认定为工伤。认定工伤后,劳动者享有一定的工伤待遇。
工伤认定申请表应涵以下内容:
(1)申请人信息:单位名称、地址、联系办法等;
(2)受伤职工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等;
(3)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及伤害程度;
(4)申请人与受伤职工的关系;
(5)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工伤认定标准主要包含以下几种情况: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是说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是说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是说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工伤认定结论分为以下三种:
(1)认定为工伤;
(2)不认定为工伤;
(3)视同工伤。
工伤认定是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关键环节,对劳动者而言具有要紧意义。企业应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及时为受伤职工申请工伤认定,保障职工享有应有的工伤待遇。同时劳动者也要增强 意识,理解工伤认定的相关知识和流程,以便在发生事故时可以及时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Copyright © 2000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