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行业资讯 > > 正文
2024 08/ 20 23:24:46
来源:火上浇油

工伤认定争议中用人单位的举证责任解读

字体:

在当今社会工伤认定争议日益增多其中用人单位的举证责任成为解决争议的关键环节。工伤认定不仅关乎职工的合法权益也关系到企业的稳定与发展。本文旨在解读用人单位在工伤认定争议中的举证责任探讨不认定工伤的举证责任及其相关法律规定以期为用人单位和相关当事人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工伤认定争议中用人单位的举证责任解读

(引言)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伤事故频发,工伤认定争议也日益凸显。在工伤认定期间,用人单位的举证责任至关必不可少,直接作用到工伤认定的结果。本文将从用人单位的举证责任出发分析其在工伤认定争议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不认定工伤的举证责任相关疑惑。

(正文)

1. 不认定工伤的举证责任是什么意思

不认定工伤的举证责任是指在工伤认定进展中,假若用人单位对职工提出的工伤认定申请持有异议,认为职工所受伤害不合工伤认定的条件,那么用人单位有责任提供相应的证据,证明职工所受伤害不是工伤。

2. 不认定工伤的举证责任是什么

在工伤认定进展中,不认定工伤的举证责任主要涵以下两个方面:

(1)用人单位应该提供职工受伤时的具体情况,包含职工的工作岗位、工作环境、受伤起因等,以证明职工所受伤害不是在履行工作职责进展中发生的。

(2)用人单位还理应提供职工受伤后的救治情况,包含救治时间、地点、救治医院等,以证明职工所受伤害与工作无关。

工伤认定争议中用人单位的举证责任解读

3. 不认定工伤谁举证

在工伤认定争议中,不认定工伤的举证责任由用人单位承担。依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对职工的工伤认定申请有异议的,应该自收到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15日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据。若是用人单位不能提供有效证据,将承担不认定工伤的法律后续影响。

工伤认定争议中用人单位的举证责任解读

4. 不认定工伤的表现

不认定工伤的行为主要涵以下几种:

(1)用人单位故意隐瞒职工受伤情况,不报告工伤认定申请。

工伤认定争议中用人单位的举证责任解读

(2)用人单位故意篡改、伪造职工受伤的证据。

(3)用人单位故意拖工伤认定申请造成职工无法及时获得工伤认定。

(4)用人单位在工伤认定期间,提供虚假证据,误导工伤认定部门。

工伤认定争议中用人单位的举证责任解读

5. 不认定工伤的七种情形

依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以下七种情形不认定为工伤:

(1)故意犯罪。

(2)醉酒或吸。

工伤认定争议中用人单位的举证责任解读

工伤认定争议中用人单位的举证责任解读

(3)自残或是说自杀。

(4)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等意外伤害,但伤害是由职工本人故意造成的。

(5)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等意外伤害,但伤害是由第三人造成的,且第三人的行为与工作无关。

工伤认定争议中用人单位的举证责任解读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

(7)法律、法规规定不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结语)

工伤认定争议中用人单位的举证责任解读

在工伤认定争议中用人单位的举证责任至关必不可少。用人单位理应严格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履行举证责任,确信工伤认定的公正、公平。同时有关部门也理应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管,切实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纠错】 【责任编辑:火上浇油】

Copyright © 2000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辽B2-201400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