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读:工伤认定中常见的不认定情形及其法律依据
一、引言
工伤认定是劳动保障领域的一项关键工作,关系到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在工伤认定进展中,有些情形会被认定为工伤,有些则不会被认定。本文将全面解读工伤认定中常见的不认定情形及其法律依据以帮助广大劳动者和企业更好地理解工伤认定的相关规定。
二、不认定工伤的情形及法律依据
1. 不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发生的伤害
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一)项的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起因受到事故伤害的,理应认定为工伤。 若职工在非工作时间和非工作场所内受到伤害,将不被认定为工伤。
2. 因犯罪或是说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第(一)项明确规定职工因犯罪或是说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不认定为工伤。这是因为犯罪表现和违反治安管理表现本身已经触犯了法律,不应再由工伤保险基金承担赔偿责任。
3. 因自杀或自残造成伤亡的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第(二)项指出职工因自杀或是说自残致使伤亡的,不认定为工伤。自杀或自残表现是职工个人主观意愿的体现,与工作起因无关,由此不能认定为工伤。
4. 因醉酒或是说吸造成伤亡的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第(三)项明确,职工因醉酒或吸引起伤亡的,不认定为工伤。醉酒或吸状态下职工无法正常履行工作职责,其伤亡与工作原因无直接关联。
5. 因其他不属于工作原因的伤亡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第(四)项规定了其他不属于工作原因的伤亡不认定为工伤。这主要包含以下几种情形:
(1)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个人原因受到伤害的。如职工在工作时间与他人发生争执,引起受伤。
(2)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与他人发生性关系引发伤害的。
(3)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个人疾病造成伤亡的。
6. 因工外出期间发生的伤害
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五)项的规定,职工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是说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应该认定为工伤。但假如职工因个人原因外出如探亲、旅游等在此期间发生的伤害,将不被认定为工伤。
三、不认定工伤的例外情形
虽然上述情形一般不认定为工伤,但在特殊情况下,也有可能被认定为工伤。以下几种情况为例外:
1. 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是说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该认定为工伤。
2. 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等意外伤害的,理应认定为工伤。
3. 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放射性、化学性、生物性等物质伤害的,理应认定为工伤。
四、结语
工伤认定是一项复杂的法律工作,涉及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熟悉工伤认定中常见的不认定情形及其法律依据,有助于企业和劳动者更好地预防和应对工伤事故。在实际操作中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严格依法履行职责,确信工伤认定工作的公正、公平、公开。同时广大劳动者和企业也应增强法律意识,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火上浇油丨不认定工伤提人身侵权
-
有心有意丨工伤认定受阻,依法追索人身损害赔偿权益
- 2024因工受伤丨不认定工伤怎么办:公司、社保局、人社局不认定工伤情形解析及应对策略
- 2024因工受伤丨工伤认定争议处理指南:如何应对不认定工伤却需承担工伤责任的情况
- 2024伤残丨'工伤责任认定豁免与工伤赔偿情形分析'
- 2024因工受伤丨不认定工伤承担工伤责任吗:不认定工伤的赔偿处理、条件及情形解析
- 2024伤残丨2020年工伤认定情形全面梳理:29种认定标准汇总解读-2020工伤认定标准一览表
- 2024因工受伤丨2020工伤认定时间:最新版认定办法与29种情形汇总及实时间
- 2024工伤丨2023年最新工伤认定与赔偿标准详解:全面解析各类工伤情形及赔偿细则
- 2024因工受伤丨2021年工伤认定:哪些条件必须满足以认定工伤
- 2024伤残丨2022年认定工伤24年仲裁:工伤仲裁时效规定及期限详解
- 2024因工受伤丨2022年工伤认定指南:完整流程、认定标准及赔偿详解
- 2024因工受伤丨'工伤认定缺失是否意味着无需承担赔偿责任'
- 2024伤残丨工伤认定疑问解答:如何出具不认定工伤的证明及相关法律规定
- 2024伤残丨不认定工伤是否可以起诉赔偿:工伤不认定能否起诉索赔款项
- 2024因工受伤丨工伤认定纠纷:未获工伤认定,员工能否起诉公司
- 2024伤残丨工伤认定争议:如何起诉公司要求赔偿及法律 指南
- 2024伤残丨不认定工伤可以起诉吗:法律途径、赔偿标准及应对措-不认定工伤怎么办
- 2024工伤丨工伤认定标准详解:哪些情况不构成工伤?常见不认定为工伤的情形汇总
- 2024因工受伤丨不认定工伤怎么办:公司、社保局、人社局不认定工伤应对策略及条件解析-
- 2024工伤丨工伤认定争议中举证责任应由谁承担
- 2024伤残丨工伤认定解析:哪些情况不构成工伤及常见误区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