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工伤认定是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要紧环节。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工伤事故并未被认定为工伤造成受伤职工无法获得应有的赔偿。本文旨在探讨工伤认定争议的解决方法分析怎样去争取未认定工伤的赔偿权益以及可供选择的法律途径。
二、不认定工伤的情形及起因
1. 不认定为工伤的情形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等意外伤害的;
(2)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起因受到的伤害。
2. 不认定工伤的起因
(1)职工未履行报告义务,造成事故无法及时认定;
(2)事故发生时,职工未在规定的岗位上工作;
(3)事故原因无法查清,无法证明与工作有关。
三、争取未认定工伤赔偿权益的方法
1. 收集证据
在工伤认定争议中证据至关关键。职工应该收集以下证据:
(1)事故现场照片、视频等证据;
(2)目击者证言;
(3)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
(4)工作合同、工资条等证明工作关系的材料。
2. 向单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在收集证据的基础上,职工可书面向单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单位应在收到申请后的15日内,向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3. 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投诉
若单位拒绝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职工可向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投诉。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理应在收到投诉后的15日内,对单位实行调查核实,并依法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四、法律途径分析
1. 行政复议
职工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在收到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作出决定的上一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2. 行政诉讼
若行政复议决定仍不支持职工的工伤认定申请,职工可以在收到行政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3. 民事诉讼
职工还能够选择通过民事诉讼途径,向人民法院提起损害赔偿诉讼。在此期间,职工需要证明以下事实:
(1)事故发生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
(2)事故原因与工作有关;
(3)职工受到的伤害程度。
五、结论
工伤认定争议解决是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必不可少环节。面对不认定工伤的情况,职工应该积极选用措,收集证据,通过单位、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民事诉讼等途径,争取本身的赔偿权益。同时我国应进一步完善工伤认定制度,减少工伤认定争议的发生,切实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本文共1500字右,仅供参考。)
-
宰父光华丨不认定工伤按工伤赔
- 2024工伤丨工伤未认定期间手术费用承担及医保支付问题解析
- 2024工伤丨工伤手术费承担争议:工伤认定、赔偿与责任解析全攻略
- 2024工伤丨工伤争议:工伤手术费用承担责任未明确
- 2024伤残丨不认定工伤手术费怎么赔偿:工伤未认定期间手术费用及医疗费报销指南
- 2024伤残丨2020年工伤认定情形全面梳理:29种认定标准汇总解读-2020工伤认定标准一览表
- 2024因工受伤丨2020工伤认定时间:最新版认定办法与29种情形汇总及实时间
- 2024工伤丨2023年最新工伤认定与赔偿标准详解:全面解析各类工伤情形及赔偿细则
- 2024因工受伤丨2021年工伤认定:哪些条件必须满足以认定工伤
- 2024伤残丨2022年认定工伤24年仲裁:工伤仲裁时效规定及期限详解
- 2024因工受伤丨2022年工伤认定指南:完整流程、认定标准及赔偿详解
- 2024工伤丨工伤认定纠纷:不合工伤认定的民事诉讼启动条件解析
- 2024工伤丨工伤认定争议下的民事诉讼情形与应对策略解析
- 2024伤残丨不认定工伤提起民事诉讼怎么办:应对策略与法律途径解析
- 2024工伤丨工伤认定纠纷:未获认定工伤能否提起诉讼
- 2024工伤丨工伤认定争议解决:举证责任与法律规定详解
- 2024因工受伤丨未认定工伤能否提起民事诉讼:工伤未认定情况下的诉讼途径探讨
- 2024因工受伤丨'工伤认定缺失是否意味着无需承担赔偿责任'
- 2024伤残丨工伤认定疑问解答:如何出具不认定工伤的证明及相关法律规定
- 2024伤残丨不认定工伤是否可以起诉赔偿:工伤不认定能否起诉索赔款项
- 2024因工受伤丨工伤认定纠纷:未获工伤认定,员工能否起诉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