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我国,工伤认定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必不可少环节。在实际操作中劳动者有时会遇到不被认定为工伤的情况。本文将针对不被认定为工伤的解决方法、申诉途径以及 策略实行详细解析,帮助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
二、不被认定为工伤的主要条件
1. 不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内发生的伤害;
2. 不是因工作起因引发的伤害;
3. 不是因履行工作职责致使的伤害;
4. 不是由于劳动者的故意表现引发的伤害。
三、不认定工伤的七种情形
1. 因犯罪、违法活动致使的伤害;
2. 因斗殴、酗酒、自杀、自伤造成的伤害;
3. 因精神疾病致使的伤害;
4. 因原有疾病、旧伤复发造成的伤害;
5. 因劳动者本人故意造成的伤害;
6. 因不可抗力因素引发的伤害;
7. 因劳动者本人拒绝接受治疗或未依照医嘱治疗的伤害。
四、怎样应对不被认定为工伤的情况
1. 收集证据:在工伤认定期间,证据至关关键。劳动者应积极收集以下证据:
(1)劳动合同、工作证等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关系的证据;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过程等相关证据;
(3)医疗机构出具的伤情诊断证明;
(4)目击者、同事等证明人证言。
2. 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劳动者在事故发生后,应及时向所在单位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提交工伤认定申请。申请时应提供上述证据。
3. 申诉:如劳动者对工伤认定结果不服可在收到认定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作出决定的机关提出书面申诉。
五、后续 策略
1. 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劳动者对工伤认定结果不服,可向作出决定的机关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机关应该在收到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决定。
2. 提起行政诉讼:如劳动者对行政复议决定仍不服可以在收到行政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3. 民事诉讼:劳动者能够通过民事诉讼途径,需求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赔偿因工伤造成的经济损失。
4. 法律援助:劳动者在 期间,可寻求法律援助增进自身 能力。
六、结论
工伤认定争议解决是劳动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必不可少环节。劳动者在遇到不被认定为工伤的情况时,应积极应对,充分收集证据,合理运用法律手,争取自身权益。同时有关部门也应加强对工伤认定的监管,保证工伤认定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本文共计1500字右,仅供参考。)
-
用户敏慧丨不被认定工伤的有哪些情况
-
酆涵意丨工伤认定中常见的排除情况解析
- 2024工伤丨不被认定为工伤的情形及申诉处理与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2024因工受伤丨全面解析:不认定工伤的各类情形及具体原因详解
- 2024因工受伤丨工伤认定豁免:详解不构成工伤的具体情形
- 2024工伤丨不被认定工伤的情形是什么:主要情形及含义解析
- 2024伤残丨工伤认定中的常见排除情况及详细解释:全面解析不构成工伤的各类情形
- 2024伤残丨2020年工伤认定情形全面梳理:29种认定标准汇总解读-2020工伤认定标准一览表
- 2024因工受伤丨2020工伤认定时间:最新版认定办法与29种情形汇总及实时间
- 2024工伤丨2023年最新工伤认定与赔偿标准详解:全面解析各类工伤情形及赔偿细则
- 2024因工受伤丨2021年工伤认定:哪些条件必须满足以认定工伤
- 2024伤残丨2022年认定工伤24年仲裁:工伤仲裁时效规定及期限详解
- 2024工伤丨工伤认定未通过时职工可获得的赔偿金种类
- 2024工伤丨工伤认定受阻后的应对策略与 指南
- 2024因工受伤丨不被认定为工伤的情形及处理与申诉方法
- 2024因工受伤丨工伤认定排除情形解析:以下情况不被认定为工伤
- 2024因工受伤丨工伤认定未通过时治疗费用承担全解析:责任主体、赔偿流程与法律依据
- 2024因工受伤丨不被认定工伤的治疗费用谁承担:如何处理及责任归属
- 2024因工受伤丨工伤认定争议:未获认定工伤者的医疗费用承担解析
- 2024伤残丨工伤认定未通过,医疗费用报销全解析与可行途径
- 2024工伤丨不认定工伤医保怎么报:工伤未认定如何报销医疗费及单位责任解析
- 2024因工受伤丨工伤认定争议:责任归属与权益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