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60岁以上人群在职场中的比例逐渐升高。这个年龄的劳动者在工伤认定方面存在一定的争议和模糊地带。本文将详细解析60岁以上人群工伤认定的标准与流程旨在为退休人员和高龄劳动者提供权益保护的参考。
1. 工伤:指在工作期间因工作起因受到的伤害或患职业病。
2. 工伤认定:指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法对工伤申请实审查作出是不是认定为工伤的决定。
3. 劳务关系:指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因提供劳动服务而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1. 退休年龄:按照《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等规定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0周岁为法定退休年龄。
2. 劳动关系:年满60岁的劳动者已丧失劳动者主体资格,与用人单位之间形成的是劳务关系,而非劳动关系。
3. 工伤认定标准:超过60岁的人群在发生工伤后,不能认定为工伤。但在以下三种情况下,可以认定为工伤:
(1)在上班途中,因工作起因受到交通事故伤害的;
(2)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起因受到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突发疾病死亡的。
4. 退休人员工伤认定: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未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退休人员,与用人单位的用人关系为劳动关系,可以申请工伤认定。
1.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60岁及以上人群在发生工伤后,应首先向所在单位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 受理申请: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在正式受理之日起60日内做出是不是认定为工伤的决定。
3. 工伤认定工伤认定部门作出工伤认定结论后,应在20个工作日内送达用人单位和职工或其直亲属。
4. 异议解决:用人单位或职工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1. 赔偿责任:虽然超过60岁的人员不能认定为工伤,但雇佣方仍需承担赔偿责任。赔偿权利人可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
2. 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合工伤认定条件的60岁以上人群,能够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3. 法律援助:劳动者在工伤认定期间,可寻求法律援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60岁以上人群工伤认定标准与流程在我国存在一定争议,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这个难题的应对显得为必不可少。劳动者应该熟悉相关法律知识,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企业也应重视员工的安全保障工作,避免工伤事故的发生,为高龄劳动者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工作环境。
工伤认定不仅关系到劳动者个人的权益保障,也关系到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在60岁以上人群工伤认定方面,咱们应积极探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退休人员和高龄劳动者提供更加全面的权益保护。
Copyright © 2000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