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在退休后继续从事工作。由于年龄起因这部分人群在工作进展中受伤的风险相对较高。那么60岁以上老年人在工作期间受伤,工伤认定与赔偿政策是怎样的呢?本文将对此实详细解析。
依照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劳动者因工作起因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理应认定为工伤。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工伤认定存在一定的特殊性。
依据法律规定,年满60岁的劳动者已经到达法定退休年龄,不再具有劳动者主体资格。 一般情况下,超过60岁的人员不再认定为工伤。但是假使劳动者在达到退休年龄后仍在工作,且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务关系,那么在合工伤认定条件的情况下,仍然可以申请工伤认定。
60岁以上老年人在工作期间受伤,应依照以下程序申请工伤认定:
(1)向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
(2)劳动行政部门对申请材料实行审查合条件的,予以受理;
(3)劳动行政部门组织调查核实,依据调查情况,作出是不是认定为工伤的决定;
(4)劳动者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对认定为工伤的60岁以上老年人,其工伤保险待遇与一般劳动者相同。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1)医疗费用报销:工伤医疗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2)停工留薪:工伤期间,劳动者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用人单位支付;
(3)伤残赔偿:依据伤残等级,给予一次性伤残赔偿金;
(4)工亡赔偿:劳动者因工死亡的,给予一次性工亡赔偿金。
对于未认定为工伤的60岁以上老年人,在工作期间受伤可按照《民法典》的规定,请求侵权人支付人身损害赔偿。
以下是一个关于60岁以上老年人工作期间受伤的工伤认定案例:
案例:2022年,年满60周岁的农村户口老周在工地工作时受伤。由于老周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无法购买工伤保险为此无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但老周在工作中受伤合工伤认定条件,于是向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经过调查核实,劳动行政部门认定老周的伤害为工伤,并依法给予赔偿。
60岁以上老年人在工作期间受伤,工伤认定与赔偿政策存在一定的特殊性。虽然超过退休年龄的劳动者不再具有劳动者主体资格,但在合工伤认定条件的情况下,仍可申请工伤认定。用人单位应重视员工的安全保障工作,避免工伤事故的发生,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在此,提醒广大老年劳动者,在工作进展中要留意自身安全遇到事故伤害时,要依法维护本人的权益,及时申请工伤认定,争取应有的赔偿。同时也吁社会各界关注老年人工作安全疑问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安全的工作环境。
Copyright © 2000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