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导语:在我国工伤认定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要紧环节。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继续工作。那么60岁以上的人群在工作中受伤还能否认定为工伤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超过60岁工伤认定的标准与流程。
工伤是指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起因受到的伤害。工伤认定是指有关部门依法对劳动者在工作中发生的事故伤害实认定,确定是不是合工伤条件,从而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1.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年满60周岁,不再具备法定的劳动者身份。 60岁以上的人群不受《劳动法》的保护,不能申请工伤认定。
2.《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年满60岁的劳动者已经丧失了劳动者主体资格,与用人单位之间形成的是劳务关系。 60岁以上的人群不适用《工伤保险条例》,不能申请工伤认定。
尽管60岁以上的人群不能申请工伤认定,但在以下情况下,仍可以请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1.超过60岁的人员在用人单位工作期间,因工作起因受到伤害,用人单位未为其购买工伤保险的。
2.超过60岁的人员在用人单位工作期间,因工作起因受到伤害,用人单位存在过错,如未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等。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
(2)受伤人员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务关系。
(3)用人单位未为受伤人员购买工伤保险。
(1)受伤人员向用人单位提出书面申请,需求认定工伤。
(2)用人单位接到申请后,理应在15日内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报告。
(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收到报告后,应该在60日内对事故伤害实调查核实。
(4)调查核实完成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理应按照调查结果,对是否认定为工伤作出决定。
(5)认定为工伤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理应向受伤人员发放工伤认定决定书。
(6)受伤人员凭工伤认定决定书,向社会保险机构申请工伤待遇。
60岁以上的人群在我国不能申请工伤认定。但在特定情况下,如用人单位存在过错仍可以需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60岁以上的人群在工作中要关注自身安全熟悉相关法律法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在此,提醒广大劳动者,无论年龄大小,在工作中都应加强安全意识,预防事故发生。同时用人单位应该履行社会责任,为员工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保障员工合法权益。
Copyright © 2000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