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在职场中的比例逐渐增加。老年人在工作中遭遇工伤的情况也日益突出。本文旨在为广大超过60岁的劳动者提供工伤认定及赔偿申请的指南帮助他们熟悉相关法律法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1. 工伤:指劳动者在从事生产、工作期间,因工作起因受到的伤害或患职业病。
2. 工伤认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劳动者在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是不是属于工伤作出认定。
1. 年满60岁的劳动者不再具备法定的劳动者身份,但若雇主愿意继续聘请,则这并非劳动关系的范畴。
2. 超过60岁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形成的是劳务关系而非劳动关系。
3. 依照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年满60岁的劳动者已经丧失了劳动者主体资格,不能申请工伤认定。
1. 受伤后及时救治:超过60岁的劳动者在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后,应立即就医,保障伤情得到及时救治。
2. 收集证据:受伤者应收集与工伤有关的证据,如事故现场照片、目击者证言、医疗机构诊断证明等。
3. 申请工伤认定:受伤者在正式受理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需提交以下材料:
a. 工伤认定申请表;
b. 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
c. 用人单位证明;
d. 受伤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务合同或协议;
e. 医疗机构诊断证明;
f. 事故现场照片等证据。
4.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收到申请材料后,应在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结论,并开具《工伤认定结论书》。
5. 送达认定工伤认定结论作出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送达用人单位和职工或其直亲属。
6. 申请赔偿:认定为工伤的,受伤者可在收到工伤认定结论书之日起1年内,向用人单位或侵权表现人提出赔偿请求。赔偿范围涵: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等。
1. 已经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工伤者:与用工单位之间存在的为劳务关系,应依照民事赔偿的相关规定应对。
2. 未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工伤者:可以请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赔偿范围同上。
1. 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提升法律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 及时收集证据,为工伤认定及赔偿申请提供有力支持。
3. 在工伤认定及赔偿进展中,如有疑问可咨询专业律师。
超过60岁的劳动者在职场中遭受工伤虽然不能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但仍可通过民事赔偿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熟悉工伤认定及赔偿申请的流程有助于老年人群在遇到类似疑惑时,可以迅速作出反应维护自身的权益。期望本文能为广大超过60岁的劳动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Copyright © 2000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