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在退休后继续工作。超过60岁的劳动者在面临工伤事故时工伤认定与赔偿标准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疑惑。本文将围绕超过60岁人群工伤认定与赔偿标准实详细解析以帮助大家熟悉多少岁以上工伤能获得多少钱赔偿。
依照我国《工伤保险条例》和《更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疑问的解释》等相关法律法规工伤认定主要建立在劳动关系基础上。对已经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就业人员因工伤亡能否认定为工伤,实践中各地做法不一。
更高院(2010)行他字第10号意见明确规定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进城务工农民工作时间因工作起因伤亡的仍可认定为工伤。法制办和地方规定也对超过60岁人群工伤认定有所涉及。
超过60岁的工伤赔偿项目与61岁工伤赔偿项目基本相同,主要包含以下几项:
(1)医疗费:包含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复费用和住院伙食补助费。
(2)误工费:依照受伤职工的工资水平计算,一般为本人受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3)护理费:按照护理人员的工资水平计算,一般为本人受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4)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照伤残等级和本人受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
(5)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依照本人受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
(6)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依照伤残等级和本人受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
赔偿金额的具体数额依照工伤等级、本人工资水平和地区标准等因素确定。以下为部分赔偿项目的参考金额:
(1)医疗费:依据实际发生费用计算,更高不超过本人受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6个月。
(2)误工费:依据受伤职工的工资水平计算,一般为本人受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3)护理费:依照护理人员的工资水平计算一般为本人受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4)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级伤残为本人受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27个月,二级伤残为本人受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25个月,以此类推。
(5)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级伤残为本人受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12个月,二级伤残为本人受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10个月,以此类推。
(6)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级伤残为本人受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24个月,二级伤残为本人受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22个月,以此类推。
在工作进展中,一旦发生工伤事故,劳动者应尽快保留相关证据,如事故现场照片、医疗证明等,以便在工伤认定和赔偿进展中提供有力证据。
劳动者在发生工伤事故后应在规定时间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依照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在正式受理之日起60日内做出认定结论。
超过60岁的劳动者在继续工作期间,应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这样在发生工伤事故时,劳动者可以依据合同主张赔偿。
在工伤认定和赔偿期间,劳动者如遇到困难,可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专业的法律帮助。
超过60岁人群工伤认定与赔偿标准是一个复杂的难题,涉及多方面的法律法规。劳动者在面临工伤事故时应理解相关法律法规,合理维护本人的权益。同时用人单位也应加强对老年劳动者的保护,营造安全的工作环境。
Copyright © 2000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