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在职场中的比例逐渐增加由此引发的工伤疑惑也日益突出。本文将围绕60岁以上人员工伤认定的三个条件、认定流程、一次性就业补助金及赔偿标准实行概述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相关法律知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1. 年满60周岁者,不再具备法定的劳动者身份。依照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年满60周岁者,不再具备法定的劳动者身份。 如若雇主愿意继续聘请,那么这并非劳动关系的范畴。
2. 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60岁以上人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事故伤害,是认定工伤的基本条件。
3. 合工伤认定的其他条件。如: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起因受到事故伤害等。
1. 提交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或职工(或其直亲属)在事故发生后,应在30日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交工伤认定申请。特殊情况可长至60日。
2.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在正式受理之日起60日内做出认定结论,并开出《工伤认定结论书》。
3. 送达工伤认定结论。工伤认定结论作出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将《工伤认定结论书》送达用人单位和职工(或其直亲属)。
4. 申请工伤赔偿。认定为工伤的,用人单位应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1. 一次性就业补助金。对60岁以上人员,在认定为工伤后若无法继续从事原工作用人单位应支付一次性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的计算标准为:本人月工资×12个月。
2. 赔偿标准。依照我国现行法律规定,承担工伤认定职责的并不是《工伤保险条例》,而应该是由雇佣单位对在此期间内遭受事故伤害的60岁以上人员负起民事赔偿责任。赔偿标准如下:
(1)医疗费:工伤人员因治疗工伤所需的医疗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2)误工费:工伤人员因治疗工伤而不能从事正常工作的,用人单位应支付误工费。误工费的计算标准为:本人日工资×误工天数。
(3)护理费:工伤人员需要护理的,用人单位应支付护理费。护理费的计算标准为:本人月工资×护理天数。
(4)残疾赔偿金:工伤人员因工伤引发残疾的,用人单位应支付残疾赔偿金。残疾赔偿金的计算标准为:本人月工资×残疾等级对应的赔偿比例。
(5)丧葬补助金:工伤人员因工伤死亡的,用人单位应支付丧葬补助金。丧葬补助金的计算标准为:本人月工资×6个月。
60岁以上人员在职场中遭受工伤,虽然已不具备法定劳动者身份,但仍享有相应的合法权益。理解工伤认定的三个条件、认定流程、一次性就业补助金及赔偿标准有助于老年人群更好地维护本身的权益。同时企业也应重视员工的安全保障工作,避免工伤事故的发生,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贡献力量。
Copyright © 2000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