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导语: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超龄人员参与劳动的现象日益普遍。超龄人员在工作期间受伤,是不是可以认定工伤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点。本文将围绕超龄人员工伤认定疑问实探讨,分析相关法律法规及实践中的争议并提出保障超龄劳动者权益的建议。
1.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认定主要针对的是在职职工,且职工需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超龄人员是不是可以认定为工伤,关键在于其是否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
2. 人社部意见指出超龄人员工伤认定主要限定为两种情况:一是入职时木有超龄但到龄后一直在公司工作的;二是特殊情形下因超过法定退休年龄而不能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进城务工农民因工伤亡。
3. 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0周岁即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超龄人员的工伤认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退休年龄的限制。
1. 明确规定不予受理:部分省市在工伤认定实践中明确规定超龄人员不予受理工伤认定申请。
2. 明确规定可享受劳动保险:另部分省市则明确规定,超龄人员在工作期间受伤,可享受劳动保险待遇。
3. 实际案例:本案中的罗某,虽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未享受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其在工作中受伤,经调查核实武汉市人社局作出认定工伤决定书。该公司不服,提起行政诉讼。
1. 保障超龄劳动者权益:超龄人员工伤认定,有利于保障超龄劳动者的工伤保险权益,使其在遭受工伤时可以得到及时救治和经济补偿。
2. 促进社会公平:超龄人员工伤认定,有助于消除职场歧视,促进社会公平。若超龄人员不能认定工伤,将使其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劣势地位。
3. 用人单位责任:超龄人员工伤认定,有助于强化用人单位的责任意识促使其加强对超龄劳动者的劳动保护,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
1. 完善法律法规:建议我国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超龄人员工伤认定的标准和程序为超龄劳动者提供法律保障。
2. 加大执法力度:各级人社部门要加大对超龄人员工伤认定的执法力度,确信法律法规的实到位。
3. 提升劳动者素质:用人单位应加强对超龄劳动者的培训,提升其安全意识,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
4. 建立多元化的工伤认定机制: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特点,建立多元化的工伤认定机制,以满足超龄人员工伤认定的实际需求。
超龄人员工伤认定难题,关系到超龄劳动者的权益保障,也是社会公平的要紧体现。在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各方应共同努力,推动超龄人员工伤认定制度的完善,为超龄劳动者提供更好的保障。同时用人单位应承担起社会责任加强对超龄劳动者的关爱,营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本文共1500字,仅供参考。)
编辑:2024工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gongshang/467317.html
上一篇:超龄人员怎样认定工伤等级
下一篇:超龄人员能否认定工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