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市场结构也在发生变化。超龄人员即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仍继续工作的劳动者在职场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大。他们在工作中同样可能遭遇工伤事故那么超龄人员应怎样去认定工伤等级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探讨。
按照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因工受伤、患职业病或是说在工作中突发疾病死亡的,应该认定为工伤。对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超龄人员,虽然已经不具备劳动合同关系,但他们在工作中受到的伤害仍然可遵循工伤来认定。具体对于,以下法律依据可以作为超龄人员工伤认定的参考:
1. 《劳动法》规定,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应该退出劳动岗位,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但并未明确规定超龄人员不能认定为工伤。
2.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因工受伤、患职业病或是说在工作中突发疾病死亡的,理应认定为工伤。该条例并未对超龄人员作出例外规定。
3. 更高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疑问的解释(三)》规定,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在工作中受到事故伤害,可以依据工伤来认定。
超龄人员工伤等级的认定,理应遵循以下标准:
1. 工伤部位丧失小部分功能:七级至十级工伤的认定标准之一是工伤部位丧失小部分功能。
2. 轻微作用生活自理能力:七级至十级工伤的认定标准之一是轻微作用生活自理能力。
3. 轻度丧失劳动能力:七级至十级工伤的认定标准之一是轻度丧失劳动能力。
具体到不同级别的工伤,认定标准如下:
(1)一级工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2)二级工伤: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3)三级工伤: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4)四级工伤:轻度丧失劳动能力。
(5)七级至十级工伤:丧失小部分功能,轻微作用生活自理能力,轻度丧失劳动能力。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1. 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
2. 依据伤残等级,给予相应的医疗救助、复救助、生活救助等。
3. 超龄人员工伤待遇的发放,参照在职职工的标准实行。
1. 完善法律法规明确超龄人员工伤认定的法律依据。
2. 加强对超龄人员工伤事故的预防,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建立健全超龄人员工伤救助制度,确信他们的工伤待遇得到落实。
4. 鼓励企业为超龄人员购买商业保险,增强他们的工伤保障水平。
超龄人员工伤等级的认定,既要遵循法律法规的规定,又要关注他们的实际需求。在认定期间,要充分考虑超龄人员的特殊情况,保证他们的劳动权益得到保障。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关注超龄人员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状况,共同营造一个关爱超龄劳动者的良好氛围。
编辑:2024工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gongshang/467308.html
上一篇:超龄人员怎样认定工伤事故
下一篇:超龄人员是否认定工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