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评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人均寿命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超龄劳动者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仍然选择继续工作。超龄劳动者在工作中遭受意外伤害时,工伤认定疑问成为了一个争议的点。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分析超龄不认定工伤的起因,探讨怎样去保障超龄劳动者的权益。
依照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0周岁即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超龄人员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的是劳务关系而非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劳动合同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而劳务关系则是劳动者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务,用人单位支付报酬的关系。在法律上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存在较大差异,工伤认定主要针对的是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认定主要针对的是在职职工,且职工需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对超龄员工,由于他们与用人单位之间形成的是劳务关系,而非劳动关系为此在工作中受伤一般无法被认定为工伤。
超龄劳动者在享有养老保险金后,已经脱离了在职职工的范畴。倘若允超龄劳动者申请工伤认定,也会对养老保险制度造成冲击,作用其可持续性。
超龄劳动者在工作中受伤若是认定工伤用人单位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在超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形成劳务关系的情况下,认定工伤或会加重用人单位的负担,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
针对超龄劳动者的工伤认定疑惑,有必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超龄劳动者在工作中受伤的认定标准和赔偿机制。在特殊情况下,如超龄劳动者未办理退休手续,仍可以申请工伤认定。
除了工伤认定,还能够通过以下方法保障超龄劳动者的权益:
(1)升级养老保险待遇,鼓励超龄劳动者按期退休。
(2)加强职业培训,升级超龄劳动者的就业竞争力。
(3)建立超龄劳动者就业援助制度,为有需要的超龄劳动者提供就业服务。
以先生为例,他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继续在某公司工作。在工作中不受伤,人社局依据《意见》第二条第二款的规定决定不予认定或视同工伤。先生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本案争议的点是人社局依据《意见》第二条第二款的规定是不是合理。
按照《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在工作中受伤有关受伤性质认定和待遇赔偿疑惑的通知》(渝人社发〔2015〕252号)的规定超龄劳动者在工作中受伤一般无法被认定为工伤。在特殊情况下,如超龄劳动者未办理退休手续,仍能够申请工伤认定。
超龄不认定工伤在法律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怎么样保障超龄劳动者的权益仍需进一步探讨。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多元化的保障机制等措,有助于维护超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注:本文仅为探讨目的,不代表作者立场。)
编辑:2024工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gongshang/466997.html
上一篇:超过工伤认定工伤
下一篇:超过年龄能不能认定工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