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超过60岁的劳动者在职场中的身影愈发常见。当这些老年劳动者在工作中遭遇意外伤害时是不是还能获得工伤认定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难题。本文将从法律法规的角度对超过60岁是不是可以认定工伤实深入探讨。
按照我国《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是指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起因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情形。对超过60岁的劳动者是否仍可申报工伤法律法规有着明确的规定。
在我国劳动关系是工伤认定的基础。依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劳动关系理应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超过60岁的劳动者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已经不具备法定的劳动者资格,与用工单位之间形成的是劳务关系,而非劳动关系。 在一般情况下,超过60岁的劳动者不再认定为工伤。
工伤鉴定即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按照《劳动能力鉴定办法》规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对于超过60岁的劳动者,由于已经不具备法定劳动者资格,于是不适用《工伤保险条例》,不能申请工伤认定。
尽管在一般情况下,超过60岁的劳动者不能认定为工伤,但在特殊情况下,仍有可能获得工伤认定。
如前文提到的某某案例,某环境公司负责打扫公厕的某某,在工作中突发疾病死亡。经法院审判认定,某某的情况视同工伤。这表明,在特殊情况下,超过60岁的劳动者在工作中突发疾病死亡,仍有认定为工伤的可能。
在某些特殊行业,如建筑、搬运等,超过60岁的劳动者可能因为工作性质的起因,仍然在工作中受到意外伤害。在这类情况下,倘若可以证明伤害是由于工作起因造成的,那么超过60岁的劳动者也有可能被认定为工伤。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男的超过60周岁,女的超过55周岁的,劳动局不受理工伤认定申请。这意味着,在一般情况下,超过60岁的男性劳动者和超过55岁的女性劳动者,将无法通过劳动局申请工伤认定。
这并不意味着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员工不再享受工伤保险。依据《人民工伤保险条例》,用人单位仍需为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员工缴纳工伤保险费。在特殊情况下,若是员工在工作中受到意外伤害,仍可通过其他途径申请工伤认定。
超过60岁的劳动者在一般情况下不能认定为工伤,但在特殊情况下,如工作中突发疾病死亡或受到意外伤害,仍有认定为工伤的可能。这需要依照实际情况,结合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实判断。对于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用人单位仍需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保障其合法权益。
在未来的法律法规修订中,怎么样更好地保障超过60岁劳动者的工伤权益,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疑惑。这需要咱们深入研究,从制度层面加以完善,让每一位劳动者都能在工作中得到应有的保障。
编辑:2024工伤-合作伙伴
本文链接:http://www.tsxnews.com.cn/2024falv/gspcgongshang/466623.html
上一篇:超过55能否认定工伤
下一篇:超过60岁可以认定工伤